2)第370章 诏对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田之法亦是好之。此乃天佑大汉!”

  刘禅微微颔首,东里雄所言不虚,真是了解农业之人。

  刘禅调转话题,问道:“卿言自言知晓法学,不知学秦晋法,还是齐法?”

  说到此处,东里雄微微挺胸,甚是自豪,说道:“在下晓知秦晋之法,商鞅、韩非子、申不害之书,臣皆有所学。至于齐法,管子(管仲)臣亦有知之。”

  刘禅眼前一亮,深思半响问道:“卿既有所言,敢问齐法、秦法之差?”

  东里雄条理清晰,一一分析说道:“启禀陛下,齐、秦二者之法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皆一断于法。而其之差,齐法以法、教兼重,而秦晋法奉法、术、势为至尊。……今以天下国力论之,臣以为上丞相齐法犹胜一筹。”

  闻言,刘禅脸色这才微微放缓,眼前这个东里雄,精通农、法之学,可谓是栋梁之材。

  刘禅嘴角微动,笑着说道:“卿既然有如此之才,不知以为天下之势以为如何,大汉又如何治凉陇二州之地?”

  刘禅最终说出来终极之问,此回答将决定东里雄是何等人才。

  东里雄沉吟良久,看着阶上的刘禅,说道:“启禀陛下,大汉有上丞相治政,臣智不及上丞相,不敢轻言治国。况且臣来大汉不久,不晓大汉内情,亦不敢妄言献策。”

  “至于天下大势,臣斗胆可言一二。”

  刘禅微振精神,抬手说道:“请言!”

  “今天下三分,大汉、东吴皆有三州之地,逆魏占天下九州之地,魏强之势,依不可逆也,故需先联吴以抗魏。大汉眼前之急,在于攻关中。若攻占关中,大汉有强秦之势,但国力犹不可敌曹魏,故行他计。”

  东里雄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地说道。

  “臣以为东吴于我大汉有窃国之耻,夺土之恨。或可顺流而下,挥剑东出,夺取荆州之地。届时可从汉中顺流而下,再遣大将从荆州北上,夺取荆北之地。全据荆州之地后,大汉发秦州之兵以攻洛阳,再遣荆州之卒攻许昌,中原之地唾手可得也!”

  当听到攻东吴荆州之时,刘禅脸色有些错愕,东里雄所说有诸葛亮隆中对的意思。但汉吴联合乃是主线,攻击东吴岂不是自断臂膀,还会惹上一个强敌,大汉国力是根本无法做到以一敌二。

  刘禅恢复神情,笑道:“卿之言颇是有理,朕已记下。卿之才,屈居小吏甚是可惜。卿且退下,待朕深思之后,将重委新职于卿。”

  闻言,东里雄十分识趣,拱手说道:“诺!臣多谢陛下。”

  说完,东里雄告辞行礼从殿中缓缓退下。

  待东里雄离殿之后,刘禅看向在角落旁听的费祎,问道:“不知文伟以为如何?”

  费祎沉吟少许,说道:“从东里雄的上疏及自荐以看,其语气夸大,恍若东方朔;从东里雄应答观之,此人言辞蛊惑,善取宠于陛下,好似张仪。臣以为论才能而言,其皆不如此二人。”

  “文伟以为此人可任何职?”刘禅问道。

  费祎抚须思量,说道:“此人归汉不久,不知其心,不可治民,不如留于成都任职,以居我等眼下,观其心智如何,届时再以委任。”

  刘禅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此人通律法、农事,居于成都岂不可惜。今潘御史持假节,巡视郡县,手下甚缺人手,让东里雄调于其手下任职,以观其心性。”

  潘俊虽是言语正直,但为人老道,让他看着归附的东里雄也可以放心。而且潘浚还负责田制新政的督查,让东里雄跟随左右也能知晓大汉底层政事,有此经验日后也好安排官职。

  “可从陛下之言。”费祎拱手说道。

  ——

  (PS:写古文比较花时间,网络小说又要求速度,经常没时间精雕细琢。如果有言语错误可以提出来,我会修改的,也希望大家谅解。)

  诸葛伐关中的话,我可能会写后出师表。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