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9章 伐虏之议(上)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议殿,殿中群臣手持笏板,互相交谈,聊及近日发生的国事,或言汉吴之盟,或谈征讨赀虏,亦或者小声地说着昨日的杨仪、魏延二人争道的情况。

  魏延手持笏板,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惟有见到少数亲近之人,才会上前攀谈。

  待诸葛亮入殿之时,魏延迎了上去,问候道:“延见过上丞相。”

  诸葛亮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许久未见文长了,亮颇是想念。文长久居南方,不知能否适应凉州严寒?”

  “多谢上丞相挂念,延于凉州甚是习惯。”魏延说道。

  “如此便好!”

  诸葛亮又与魏延交谈了一会,直到侍从喊话,刘禅即将入朝,才分别开来。

  刘禅挥衣扬袖,跪坐榻上,正襟危坐,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众人分别落坐后,费祎率先出列,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庲降马都督有事奏言。”

  “准!”

  “数月前,南中豪帅刘胄反叛,现已被马都督及张伯歧(张嶷)率军平定,将迁部众三千人于陇右天水。不过兴古、牂牁二郡有蛮夷不服王化,反叛作乱,马都督以越巂郡太守张伯歧知晓勇略,便派遣其领军征讨二郡蛮夷,以王副督暂理越巂郡民政。”

  身为庲降都督的马忠,执掌南中军、政,加上刘禅先前赐予的持节。马忠拥有南中最高权利,可生杀二千石高官,因此让越巂郡太守张嶷跨界征讨其他郡蛮夷也是可以的。此时的马忠在南中拥有的权利,如同后世的节度使一般。

  同时与其他都督上疏的内容不同,马忠都只上报自己的安排,而不是向朝廷询问意见,除非涉及其他州郡的问题。

  “可!”

  司盐校尉岑述手持笏板,说道:“臣述有事奏言。”

  “准!”

  “启禀陛下,近岁以来连连征战,大汉铜铁先予铸造兵刃。农具为先,直佰钱铸造为后,铜铁所给有所不足,故臣以为可稍减直佰钱之重。”

  此言一出,刘禅与大汉高官皆陷入沉默不语,思索其中紧要之处。

  三国时期的货币政策基本是在比烂,也就蜀汉的直佰钱还算靠谱点。魏国曹丕想搞五铢钱,发行没几个月,直接放弃,曹魏进入以物易物的状态;直到曹叡上位后,重新发行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至于吴国别说了,别看东吴地跨三州,百姓数百万之众,但因为连续十年的战争下,百姓苦不堪言,目前连货币政策都没有。(大泉钱还没出!)

  而且此时的江东各方面相对于蜀汉而言都有落后,还不是日后著名的扬州。不仅是农耕技术落后,而且在纺织技术上也落后,江东历代以来都未有锦(注①)。

  包括蜀汉能轻易收服凉州与陇右士族的心,离不开蜀锦的帮助,在魏国治下之时,凉州士族偷偷地购买蜀锦,然后将蜀锦转卖于西域。

  自汉吴两国交好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