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8 刘协兴跃期前景(下)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已不宜天子再居,洛阳的情况与长安差不多,亦是宫城被毁,百姓稀少,亦暂不适合再作都城,而颍川,处天下之中,且临近洛阳,等将来洛阳的宫城都修缮完妥,百姓也多了后,也方便朝廷迁都回洛阳,故而天子暂且移驾颍川。将这个意思形成旨意,传檄四方州郡即可。

  军事方面,主要有两部分。

  一个是刘协从长安到颍川之间的这段路程上的安全戒备。

  一个是长安与弘农需不需要留兵驻守,若需要,又留何军、留多少兵马驻守。

  护卫部分,孙策已得拜卫将军,董承有护驾之功,刘协路上的沿途安全交由他俩负责。

  留兵驻守部分,经过反复的讨论过后,大部分的朝臣都赞都同意了荀贞、钟繇的建议。弘农郡必须留兵马驻守,以为颍川、洛阳西边的屏障,长安则就不必再留兵马驻守。

  三辅、凉州的军阀众多,大小合计十余股,这十余股军阀兵少者,有数千之众,兵多者,如马腾、韩遂,则拥数万部曲,若在长安留驻兵马,那么如果太少,不足以压制他们,而如果太多,一则荀贞也没有那么兵可留,二者,这些兵马的日常耗费也会成为一个问题,总不能长时期地从豫州、兖州转输,因是,干脆就不在长安留驻兵马了。

  弘农这一块,荀贞打算共留两部兵马驻守。

  一支是徐荣所部,驻弘农县,另一支是段煨所部,仍驻华阴县。

  驻弘农县的徐荣及其所部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北边的河东、太原两郡,——当然,这个防范荀贞私下交给徐荣的叮嘱,明面上是不会讲的。

  驻华阴的段煨部虽然仍是以华阴为驻地,但其任务与段煨此前的任务刚好反了过来,此前段煨驻守华阴,是为关中做东边之防御,现下则调转过来,是为洛阳和颍川防御关中。

  民事方面,指的是长安和周边的百姓,如有愿跟从朝廷迁往颍川、或迁往洛阳的,一概许之。

  民力是最大的财富,钱粮、兵源都是从百姓中来,长安可以不留兵驻守,然长安及周边的百姓,若肯随刘协、朝廷东迁,那自是非常欢迎。

  事实上,若非是考虑政治影响,荀贞都想效仿董卓,强迫长安及其周边的百姓随从迁徙了。

  不过,虽是不好强制,但愿意从刘协、朝廷东迁的百姓应当是不在少数的。

  两个缘故,一个是长安已经调残,三辅各地军阀混战,若能避开这块地方,百姓当是乐意;一个是长安现有之百姓中,颇有不少是几年前被董卓强迫从洛阳迁徙到长安来的,有机会返回家乡,他们定是踊跃争先。钟繇等由是估料,圣旨下达后,肯随从迁徙的百姓必不会少。

  朝廷得有朝廷的样子,不能对这些大汉的子民置之不顾,经过讨论,对这些愿意从迁的百姓的组织和路上必要的衣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