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书笺反复修栈道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唯念郡人之苦,雅不欲与公兵戈相见,再起战乱之祸,害仆邦国,故乃从公之愿,今既定内黄,公复移书令仆撤兵内黄,囊昔光武皇帝从陇中东返,留函岑彭,言曰:‘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仆固不才,无嚣、述之勇,是以公今到郡,仆不敢为主,亦不敢进寸,然亦不愿退尺,公斩仆使,改内黄,复令仆撤兵,相迫再三,仆营将士闻之俱愤,仆闻‘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公请思之。”

  荀贞看完於毒的回信,展示给荀攸、刘备、宣康等人,笑道:“不意於毒军中亦有通文墨之人。”

  於毒的这封信引用了一个典故,一句古贤名言。

  “既平陇,又望蜀”是光武皇帝平定隗嚣、公孙述时说的一句话。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与“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则是出自同一句话,乃是老子所言,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哀兵能够获胜。”

  於毒的这封信写得“婉转而又悲愤”,既放低了身段,表示“有荀贞在郡,他不敢为主”,又表明了他的立场,如果荀贞不肯让步,执意“再三相迫”,一定要他从内黄撤兵的话,那么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刘备叹道:“贼乱以来,士、吏从贼者固然不多,可也有不少,张角作乱时,其军中就有士子、文人相从,昔从卢、皇甫二公围巨鹿、下曲阳,城中贼有时会作檄文,射出到城外,备尝观之,其中颇有可观者,并及诸州各郡也很有一批从乱的郡县吏、掾,现今於毒军中有通文墨之士不足为奇,……唉,可叹可叹!”

  后世有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单纯的读书人造反固然是难以成事,可如果没有读书人的参与,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野民夫造反也是万难成事的,最可怕的不是书生造反、也不是黔首反乱,最可怕的是这两者结合到一块儿,一旦结合到一块儿,有政治纲领、有施政手段、有成千上万的熊罴勇士、有阵前溃垒拔旗的剽悍猛将,这反事就成了一半了。

  荀攸拈须说道:“於毒不肯从内黄撤兵,而今之势,攸窃以为不宜再侵凌相迫之,以免他铤而走险,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内黄,於我而言,乃邺县之藩篱,对於毒来说,则是攻我之前垒,我本来就没想着他会答应我的这个要求。”於毒的信在众人手里传了一圈,传回到荀贞手上,荀贞掂着竹简,指着信尾,笑道,“连‘抗兵相若,哀者胜矣’都出来了,公达,确如卿言,不宜再侵凌相迫之了,……罢了,他既然不愿就不愿好了。”

  “明公打算怎么给他回信?”

  “可以不从内黄撤兵,但市掾必须是由我派出。”

  荀攸笑了起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