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9章 当英雄最难?_娱乐:最顶流,歌曲被国家珍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评论员翟波先生写了一篇长文并向您喊话,请问对此有什么看法?!”

  听到“翟波”两个字,叶知秋的表情终于稍稍变化,撇了撇嘴道:“对那位的看法我已经说过了。”

  “什么?”提问记者一愣。

  台下不知道是哪个观众大喊了一声“傻逼”,全场响起一片哄笑声,这位记者才反应过来。

  叶知秋之前在微博上的确给对方评论了一句“傻逼”来着

  这...不愧是叶知秋啊,这么刚。可以预料到的是,今天的采访片段放出去,网上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但这些记者们可不管,对他们来说,还恨不得叶知秋和对方打起来呢,新闻当然是越大越好。

  “那请问...”

  还有记者想提问,叶知秋直接打断道:“三个问题结束,接下来是《大鱼海棠》的采访时间。”

  一众记者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好放弃。

  其实对叶知秋本人来说,除了一开始有点被恶心到之外,还真没怎么受最近网上的风波影响。

  他从出道到一路走来,本就伴随着不小争议,但自己的心态一直放得很平。

  因为他本身就是传媒学专业出身,所以这事看得比较透彻,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加快了信息传播与流通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有其弊端。

  上网的人每天都在或主动、或被动高强度地接收碎片化且真假难辨的信息,但很大一部分网民受困于自身分辨能力,很容易就被蒙蔽。

  当今社会的戾气太多,倘若再稍加“引导”,很容易造成原本只是想“输出观点”,最终演变成将互联网当作“输出情绪”的宣泄口。

  叶知秋印象中,“明星捐款”这件事,在前世也都一直伴随着巨大争议。

  有默默做好事的,被点名骂“别人都捐,你赚那么多为什么不捐”;

  有明星捐得少了,被网暴骂“这点钱还顶不上你买的一个包”;

  捐得多上热搜了,依旧被骂“捐个钱不是应该的吗,上新闻是浪费公共资源”

  只能说,你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所以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当天,叶知秋在电影宣发活动上的采访视频放出,自然又是引起一片热议,多个媒体相继跟进报导。

  如今,这件事早已出圈成为了社会热点,不但娱乐媒体,许多主流媒体也在关注。

  钱波是“南方新闻报”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准备写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报道。

  其实他对叶知秋这位名人不算陌生,先前也写过几次关于对方的报道。

  至于网上对“捐款事件”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只能说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叶知秋本人实在太红了。

  他是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天王巨星、是第一位拿下公告榜冠军单曲创下历史的华夏歌手,同样在影视圈、动漫圈优秀作品不断

  在很多人眼里,叶知秋算得上某种意义上的“英雄”,所以就会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他,但是:

  ——当英雄是最难的,必须一辈子在神坛上,不然就随时准备接受凌迟。

  “慕强”和“仇富”都是人的天性,有时候两种情绪的转变,也仅是一念之差。

  对于“捐款”本身这件事,钱波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但他想起一个点。

  他本人不是叶知秋粉丝,但确是虞采薇的忠实粉...最喜欢的作品是《天使的翅膀》这首歌。

  印象中,《天使的翅膀》这首歌发布时,记录了叶知秋与虞采薇探望并为一名白血病小女孩“苗苗”演唱的场景,当时着实让他这个年近四十的男人流了一把眼泪。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从主观上他并不认为叶知秋真如网上所说是“冷血”的人,但作为有职业追求的记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他决定自己这篇报道,从跟踪小女孩“苗苗”的现状开始写。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