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延揽勇士(下)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曰:‘君子喻於义,人喻於利’。做人当秉道而行,怎么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我当然知道荀君先捏造罪名、诛灭第三氏,今又用经义断狱、宣示仁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外乎是为了在乡中竖立威恩而已。他的目的我能理解,但他这样的做法我绝不赞同!先生一直教我等要做一个‘君子儒’,今儿个却怎么对荀君这样一个‘人儒’如此称赞?”百思不得其解。

  宣咸啧啧道:“明德真是走运,刚辞了里监门,便被荀君看中,举为乡佐,可谓一跃成龙了。”开玩笑似的对宣康、李博、史诺道,“上次拜见荀君,咱们可是和明德一块儿去的。如今荀君举荐了明德为本乡乡佐,你们,要是有了机会,他会不会也举荐咱们?”

  李博本也是不赞成荀贞乱法诛灭第三氏的,但为了出仕,之前还是奉老师之命,与时尚等去拜见了荀贞。再见过荀贞后,他一改对荀贞的恶劣印象,彻底拜倒在了荀贞“雍容优雅、博闻多识”的大家子弟的风度下。此时见时尚“一跃过龙门”,要他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过到底他在宣博门下年纪最长,四十多岁了,不会像王承一样把心思都流露出来,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两汉没有科举,出仕全凭举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寒门子弟要想出仕,那是难之又难,“郡县椽吏并出豪家”。乡佐虽仅斗食,是个不入流的吏,但在乡中的位次仅比乡有秩(蔷夫)低,在他们这些“寒士”的眼中已经是个很不错的起点了。

  宣康、史诺两人不然,就像大多数锐意进取的汉人一样,他们丝毫不掩饰内心对功名的热望,齐声道:“丈夫处事,若不能纡青拖紫,牧大州郡,亦当带丈六黑绶、佩黑犀角印,出入寺舍,威仪赫赫,为百里之宰!如此,方不枉天地生我,父母养我,恩师教我。”太守两千石,县令千石。如果当不上两千石的太守,至少也要做一做执掌百里之地的县令。

  连宣咸、李博在内,诸人皆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多登荀君之门,要常去拜见。”

  宣博自然是希望弟子们能有出息、能有成就的,欣慰地抚须而笑。唯独王承,独坐一隅,郁郁寡欢,似与众人格格不入。

  ……

  时尚回到家中,正在收拾东西,有人在外敲门。

  他推门出院,见是许仲:“君卿?你怎么来了?”

  许仲取出一块金饼,递给他:“君方上任,俸禄要到下个月才能。荀君特令我以此相赠,以安君家。”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