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节操碎地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波里比,放弃主导权是必然的。

  ……

  1865年1月5日,加波里领导的意大利民族救国军在科莱奥内发动武装起义,因为起义军头带红衫作为标志,又被成为“红衫军”。

  革命的序幕拉开,三天后西班牙革命党又在埃尔达发动起义。

  伊莎贝尔二世一生风流韵事不断,民间风评非常的不好。因为父亲去得早,君主教育缺乏,在政治上的表现也是堪称拙劣。

  面对层出不穷的革命和宫廷阴谋,她只知道频繁更换政府来应付,25年执政生涯中西班牙更换了34届政府,颁布了7部宪法。

  如果不是西班牙底子厚实,早就被折腾跨了。这样的背景下,为革命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过作为保守派的大本营,西班牙的传统势力非常强大,这些人虽然不喜欢昏庸无道伊莎贝尔二世,可是他们更加讨厌打破规则的革命党人。

  在保守派的帮助下,伊莎贝尔二世勉强维持住了统治。这种支持不是无限度的,到了后期保守派也对她忍无可忍,1868年光荣革命爆发,伊莎贝尔二世被迫流亡法国。

  威尼西亚,经过了一番忽悠斯蒂芬等人终于组织了一支革命队伍,当然大部分人是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加入了革命党。

  匈牙利独立组织化整为零,顶着英法奥殖民公司的旗号在撒丁王国、教皇国、伦巴第、威尼西亚地区招募了大量的意大利人,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军事训练。

  做戏做全套,这些殖民公司都是真实存在的,斯蒂芬等人利用美国人的力量在英法进行了注册。

  擅长演戏的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殖民公司雇佣武装人员开辟海外殖民地,在奥地利那也是司空见惯的。

  只不过奥地利的殖民团队很少雇佣意大利人,就算雇佣了那也大都是充当水手、劳工,很少用他们上战场。

  充满浪漫主义的意大利人不适合战斗,这是大家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然,永远都不会缺少不信邪的人。尽管意大利人战斗力倍受质疑,可是架不住他们便宜啊!

  整体战斗力偏低,偶尔不也还有几个另类么?如果运气好,仔细筛选的话,也还是有可能雇佣到战斗力强悍的意大利人。

  看着手中汇聚起来的大部队,斯蒂芬陷入了犹豫中,他甚至想要尝试一下真的发动武装起义,没准成功了呢?

  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几千武装人员向威尼西亚地区汇聚,怎么可能不引起当地政府的注意呢?

  要不是事先已经和奥地利情报组织搭上线,估计他们早就被镇压了。现在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如果不是维也纳有意清除异己,他们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伦巴第-威尼西亚一直都是奥地利最不稳定的地区,当然这个不稳定并不是说这里天天爆发起义。实际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