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章 日本坦克1_亮剑之最强杀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中型坦克的继续和发展。罪证:突破南京城防的日军94式轻型战车群罪证: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日本兵又在放火。旁边停着一辆97式轻型坦克。

  从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中日本军方在坦克的研制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后者才是能与敌方坦克作战的坦克。

  、三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吨,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却达到了约30吨和约35吨。也就是说,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过,到了1945年初,小日本已是“秋后的蚂蚱”,四式坦克仅造出几辆,五式坦克仅造出样车,还未来得及在战场上“露脸”,小日本就战败投降了,因此,这两种坦克就成为鬼子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日本准备用于本土决战的三式中型坦克群日本三式中型坦克,四式坦克难成气候,二战刚刚结束时,美军一个考察团的成员在第4研究所见到四式坦克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四式坦克能大量制造出来,太平洋战场的历史将要改写”。

  那么,四式中型坦克是怎样一种坦克呢?日本四式中型坦克四式坦克总体布置剖视图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代号为“奇托”,研制工作于1942年9月开始,此时美军已经攻占了瓜达尔卡尔纳岛,战局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利于日军的局面。试制一号车上,装的是长身管的57毫米反坦克炮。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穿甲威力明显不足。

  所以,一号车仅制成一辆,未能定型。后来所说的四式中型坦克,实际上是由“奇托”二号车发展而来的。在二号车上,最重大的变化是,火炮的口径达到75毫米。战斗全重也由一号车的不足20吨增加到二号车的吨。

  控制研制进度的关键部件是火炮。新研制的火炮为四式75毫米高射炮。这种火炮与三式坦克上的75毫米火炮不同,是在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穿甲威力大大提高。由于研制火炮耗费了时间,所以四式中型坦克直到1945年初才研制成功。四式中型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

  四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吨,和以前日本的只有10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四式坦克车全长米,车全宽米,车全高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乘员为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员。其整车的内部布置如图所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