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8章 真假钢材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说,距离钢材的出现是又近了一步。

  接下来,这些生熟混搭的铁料要再次进入锻造的高炉,而这个时候,原本露天敞开的高炉,就需要封口了。

  封口这一步也至关重要,如果密闭不完全,别说是钢材了,就连质量上乘的熟铁都不能得到,白白浪费了一炉铁料而已。

  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为什么在古代一个手艺成熟的工匠人人争抢?

  就是因为只有技术熟练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减少原料的损失,而这一点,对于原料匮乏,交通不利的古代各个朝廷,实在是太重要了!

  “魏师傅,封口需要什么样的泥巴?”

  “哪种泥巴的效果最好?”

  魏宁儿将徒弟调好的黄泥巴块又反复摔打几次,擎在手中,开始沿着高炉的边缘进行封口。

  “要说这东西也没什么讲究,自从小的拜师学艺开始,师傅教了要用黄泥,小的就一直用黄泥。”

  “可是,这黄泥封的久了,不是会裂吗?”

  “这样对炉子里面的铁料会不会不好?”

  擎起一块黄泥块,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确实还挺沉的。

  “这,小的倒是没想过,但是王侍郎说的问题,确实偶尔会出现,但是,会对铁料有什么影响,小的没什么见识,确实看不出。”

  古代的工匠其局限性就在于此了,他们的技术明明都是很好的,可是面对一些小问题,总是缺乏进一步钻研的动力。

  有的时候还会有一种教会了徒弟,师傅不就没饭吃了的自私想法,自己会的独门秘技,并不一定想要全模全样的教授给徒弟。

  “魏师傅,听我的,不妨试试在黄泥里掺入几丝头发,这样就不会裂口了。”

  “头发?”

  “王侍郎说笑了,这东西贵重,街面上的小娘子们做一顶新的义髻,一串铜钱都买不到呢!”

  说到头发,老魏顿时犯了愁,他是个实诚人,立刻就想到了那街市上贩卖的价格昂贵的义髻。

  这些义髻都是豪门贵女们为了编制时新发髻的时候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从古代典籍中看到的那些飘飘欲仙的丰厚发髻,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抱托着两腮,其实往往也不是本主自己的头发盘出来的,同样要借助义髻假发。

  古代当然没有能制作塑料假发的工艺,所有的假发其实都是真发做成的,价格自然昂贵。

  内廷的工匠们大多也不是很富裕,哪里敢动用?

  “魏师傅,你误会了,不需要那么多的头发,也根本就不会让你们变成秃子。”

  王谧的眼前,几个小学徒已经张开两手,开始护头。

  也就他们这些古代人奉行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的话,这些事情放在他王谧这里,根本就不是个事。

  “头发不需要多,只需要几根就可以了。”

  “用我的就行。”说话间,王谧就从发髻里揪出了几根头发,混在了即将上高炉的黄泥里。

  “这……这可使不得啊!”

  “使不得也使得啦,魏师傅,赶紧干活吧!”

  青丝已落,无可挽回。

  没办法,老魏只能依照王谧的吩咐将黄泥块重新揉搓了一遍,糊在了高炉的边缘。

  这样在反复烧制一段时间,便可以得到新鲜的粗钢,当然了,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被古代人称之为是钢的东西,并不是真的钢,而是假的。

  含碳量还是极高,强度根本就提不上去。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