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我与大学士论道_穿越明末:我不做亡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恨”

  “而”

  “死”

  “崇祯皇帝的恨,从何而来,从大明当朝的官员而来。”

  “从崇祯皇帝自缢的前十天,在官员的身上发生的一件件不可理喻的事,便可见之。”

  “三月初六,闯贼离宣府还有五十里,太监杜勋迫不及待地打开城门,还奔波几十里,亲自迎接逆贼进城。身边有此等卖国小人,皇帝然何不恨?”

  “三月十五,崇祯皇帝赐大学士李建泰尚方宝剑,叫他去与闯贼握旋,他到好,干脆开门投降,让二十万起义军包围京师。”

  “李建泰是无数读书人崇拜的大学士啊,是熟读孔子经典的大学士啊,竟然干出如此叛逆之事,你们说可恨不可恨啊?”

  “三月十八,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竟然打开彰义门让逆贼进占外城,致使京师成为孤岛,紧接着太监张殷劝皇上投降。”

  “崇祯皇上呀,恨得咬牙缺齿,他抽出宝剑,一剑剌向张殷的心窝。”

  “大明倾塌在即,朝庭大臣的所作所为实在令皇上失望、实在扎皇上的心。”

  “三月十九,凌晨,闯贼大军杀入京师,崇祯皇上在到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无一人前来大殿。朝廷文武百宫抛弃了大明呀。”

  “这些都是恨,恨,恨。所有的恨,都凝成皇上最后的血书,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崇祯皇上的遗言这样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诸臣误朕’四个字,道出了皇上自缢的原因,皇上是以此警示后人啊。”

  “闯贼攻入京师的时候,文武百官哪里去了?锦衣卫哪里去了?城防的守卫哪里去了?”朱慈爝越说越气愤,不禁拍案而起。

  朱慈爝也恨啊,恨自己穿越过来晚了。不过转念一想,一切都发生了,恨,又有什么用呢,只能以此为戒了。

  朱慈爝也喝了几口茶,缓和一下情绪和气氛,缓缓地说。

  “从崇祯皇上自缢,我感悟到了,朝廷官员如果不忠,朝廷必亡。要拯救大明,也必须要有一批忠臣。”

  朱慈爝的这一番感慨陈词,似乎道出了大明王朝没落的原因。

  他一开始发达感悟,就已经出语惊人,三位大臣听着他的演说,情绪跟着波澜起伏,而最后收尾精句,更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慈爝看问题太准了,简值就是一针见血,臣身受启发,以后的悟道臣一定要参加。”大学士吴贞毓站起来双手作揖。

  “慈爝以事说理,以事教人,说得太深透了,臣身受教育。”巡抚大人瞿式耜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慈爝说的最后一句太精妙了,点中了要害,点明了方向,老夫佩服,佩服。”文安之居然站起来,拿起茶壶给朱慈爝添加茶水。

  这哪里是三位大人来教朱慈爝悟道呀,简值就是朱慈爝给三位大人上思想政治课嘛,不仅痛骂了前朝不忠的大臣,而且还借此旁敲侧击给三位大臣敲敲警钟。

  关于崇祯皇上自缢之因的讨论告一段落了,瞿式耜说这种研讨悟道方式非常好,提出:“悟道堂要坚持下去,就像每天上朝一样,来这里悟道。”

  文安之也赞同瞿式耜的这观点,他拍了拍坐在身边的朱慈爝说:“慈爝呀,悟道堂是因你而起,你也要天天来哦,不然我们这几个老头,可悟不出什么道道来呢。”

  “那是必须的,有各位大人来传道、悟道、启道,慈爝怎么会错过这机会呢。”朱慈爝确实期待与三位大人尽快悟出拯救大明王朝之道,毕竟明朝已处于危亡的境地了呀。

  。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