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太庙献俘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刷厂开始印刷告示,散播在京城二十座皇店各处。

  京城虽然扩城了,不过北直隶的百姓毕竟只有千余万,加上均分军屯田后,大多百姓手里有田地,自然不会选择常住京城,哪怕外城房子便宜。

  因此从扩城到现在,京城的人口数量,还维持在百万左右,大明的第一城依旧是南直隶应天府的南京城。

  不过好在皇店并非小门小户,而是集园林风景与一体,类似景区一样的存在。

  所以二十个皇店,足以将消息传给大部分百姓。

  也如叶向高和林尧俞所预料的一样,百姓对朱由检的包容程度确实很高。

  告示发出后的第二天,当晨钟开始作响,街上就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人。

  京城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大街,也就是后世的前门大街,在建造之初宽二十五六丈,之后被百姓私自侵占,拥塞街道,最后逐渐形成了后世前门大街宽度七八丈的模样。

  不过、伴随着新城的扩建,侵占官街的所有商铺民宅都被赶往了东西新城。

  不仅如此、为了照顾到日后京城或许会涌进更多人口,正阳门大街两侧的正东、正西两坊分别向里缩边十余丈,十余万人口迁移东西新城。

  至此、正阳门大道达到了四十九丈的宽度,足以媲美盛唐时期的朱雀大街。

  也因此、四十九丈宽,五里长的正阳门大道,足以在留出二十丈行军道的同时,沿街围观二十余万人。

  这还仅仅只是城内,而献俘大典是要从城外开始的。

  永定门外不是一片荒芜,而是错落有致的集镇。

  集镇也在经过工部的整顿后,留出了四十九丈的官道,向南长六里,足以容纳二十余万人。

  因此、献俘大典的开始,首先是从四十余万百姓踊跃而来的场面开始的。

  从卯时起,出现在街道两侧的百姓就不断变多,最后到辰时时,已经是乌压压的一片,如两条五色长龙,从正阳门一直蔓延到永定门,中间断开,向外继续。

  在京京官们,除了需要留下班值的官员不能前往以外,其余三千多名京官纷纷前往了大明门。

  “献俘典礼”在大明朝是非常隆重的,和上次抓到荷兰俘虏的献俘不同,这次被朱由检抓到的,毕竟是套虏三大部的首领素囊,几十万人的大汗。

  因此哪怕是为了他一个人,这场“献俘大典”也不可能草率。

  当辰时准时抵达,由皇城三卫的龙虎、飞熊、仪鸾三卫开始,从太庙罗列阵型,每隔一丈停留一人,由太庙至大明门外站立,着金色山文甲。

  不过、从太庙到大明门这六百余步自然是占不了一万多人的,因此剩下的人将会在大明门左右,以及外廷大明门延伸出来的城墙上拱卫。

  从大明门向外,到正阳门的四百余步,则是由锦衣卫的缇骑站立。

  而正阳门外,便是由上直的拱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