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是不可能滴_我出生在九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鹊听多了赞美,选择对听多的话不屑一顾,那其中隐藏的真正的赞美也会被忽略,沦落为奉承,让发自内心去赞美的人情何以堪?

  喜欢喜鹊的人变少了,会是喜鹊愿意看到的景象吗?

  它一直受人喜欢。

  喜鹊是美好的象征,喜鹊是一定要开口的,而乌鸦,不用。

  这个故事只不过刚好是不讨喜的乌鸦和狡猾的狐狸,想说谁的不是都可以,其实就算乌鸦没有上当,也会被人说,它嘴里的肉是偷来的。

  错就错在它是乌鸦。

  三国,红楼,家里没有这样的书,买一套太贵了,用我自己的钱买又舍不得,花光积蓄买回来也不见得爱看,毕竟以前有书籍展销会,老爸买了一套盗版的三十六计,全是引经据典的内容,开始感兴趣,看完了美人计也就没再看了,关键是看盗版书,纸张不好,手会发黑,而且也不便宜。

  为了写读后感而去买书,逼着自己看不愿看的,还看不懂的东西,读后感只能是三个字,为什么?

  为什么读后感一定要写三国,写红楼才会让老师觉得厉害,才能拿奖呢?

  我不奢望我的能被选上,但也不希望老师看到后的表情是欲说还休的失望,觉得我交上这样一份作业是敷衍。

  “我叫你们去写读后感,你怎么写了这么一个,不是说你写得不好。”老师的话我明白,因为我是差班里的好生,不能说得太过分,伤了我的自尊。

  我也想写名著的,可就算有了那些名著的书,我也看不下去。

  小学的时候,规定要订书。

  大家都订了,但书迟迟没有发下来,过了一个学期还是没有发,就在老师都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有学生家长找到学校里,才让老师把书钱退给我们。

  退之前还和我们说了:“书已经在印了,要退的就退,不退的就再等一等,马上就能拿到课外书了,过几天要写读后感正好可以看新买来的课外书。”

  需要这么赶吗?

  早干嘛去了?印个书要这么麻烦?就这点功夫,我们家自己都印出来了。

  不过,迫于要写读后感,家中无书可看的无奈,我和妹妹买了一本《骆驼祥子》。

  这本越看越气愤,看了一半就丢下不看了,祥子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看到的美好的结局就算真的存在,也只能是虚假的。

  写骆驼祥子的读后感,为祥子鸣不平又能有什么用?

  改写骆驼祥子的结局,给他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过是我们自认为的美好,先前所遭遇的不幸永远在祥子心中。

  我们一群小学生都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就替祥子说话,这样的同情和怜悯显得太过幼稚。

  这个世上,像祥子的人还有很多,而我们会去同情怜悯他们吗?

  嘴上说说的话,实际上根本不会去做,我最讨厌这种光说不做的人,老师让他们上台演讲的时候,他们抬头挺胸,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朗读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我听着听着就走神。

  他们写的东西,我好像还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电脑上有很多,有学生指出来了,老师也不管不顾。

  对了。

  小学的时候,大家还喜欢写一样东西,更喜欢红楼里的薛宝钗,还是林黛玉?

  到了初中还是如此。

  我一度以为红楼梦就是讲她们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从语文课本的节选内容来看,这只是冰山一角。

  读后感都是一上来先介绍一下这本名著是谁写的,大概写了些什么,再说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具体选择一些名著中的片段来加以说明。

  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我也是。

  毕竟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真是属于读完之后感受到的东西,寥寥无几,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

  “我喜欢这本书里的谁谁谁,因为他怎么怎么样。”

  那他会怎么怎么样,是因为什么呢?更深层次的东西,一点也没写,我自己写不出来,就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结果他们也不会写,能写出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

  而我的狐狸和乌鸦太幼稚了。

  没等回家,我就把我的读后感撕碎扔进了垃圾桶里。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