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送别_制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车驾已备好,郭宗谊微叹一声,取过酒水,递一杯与王朴:“先生,请与宗谊共饮此杯。”

  二人将酒杯微微一送,各自饮尽,郭宗谊心生不舍,感慨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先生北归一路好走,望来年,还能与先生围炉煮酒,共话桑麻。”

  郭宗谊言词恳切,尽是惜别之情,倒令王朴也心生唏嘘,但他本是刚烈之人,从不示人以弱,当下拱手道:“臣在东京,静候殿下佳音,来年归京日,臣定扫榻以待,倒屣相迎。”

  “善。”郭宗谊点头,伸起手掌:“一言为定?”

  王朴嘴角擒笑,与他轻击一掌:“驷马难追。”

  郭宗谊开怀大笑,将王朴送上马车,又叮嘱送行的袁彦几句,便纵马至山腰,目送车驾远去,直至消失在官道尽头。

  王朴走了,可荆南还是要打,大都督府还要运转,这半年来,王朴给楚地定下了详细的制度,手头公务也与薛居正交接好,依薛居正、吕端、李昉等人之才,哪怕王朴离开,楚地也不会因此停摆,或者垮下,只会日益繁荣。

  领着众臣回至中庭都堂,郭宗谊还把刘言也一道留下,众臣依次落座,郭宗谊高坐主位,环视一圈,他朝天一拱手,朗声道:“陛下允我开府建衙,自僻僚属,现在时机已到,且诸位都在,正好定一下大都督府中各职位人选。”

  众臣一听要给官,都来了精神,纷纷坐正,目不斜视。

  郭宗谊目光落到薛居正身上,唤道:“子平,你可愿为都督府长史?”

  众臣微讶,尤其以行营诸将为最,他们没想到郭宗谊居然属意这个名声不显的文官,因为大都督府虽对管内诸州有督、统、管、带之权,但更侧重军事,行营诸将还以为,王朴一走,长史一职会落在杨廷璋的身上。

  毕竟长史可是从三品的上佐官儿,现在郭宗谊身在潭州,长史或为一佐而已,但日后郭宗谊回京授亲王,便只能遥领,这荆州大都督的实际长官,便是长史了。

  没人会认为郭宗谊会一直窝在南境当这大都督,楚地从上到下,都觉得他文武兼备、开明有志,乃是皇朝二代后的储君最佳人选。

  诚然,皇朝自目前来看,还是三代单传。

  但郭宗谊若真有易储的那一天,湖南道行营的这数万精锐怕是第一个不答应。

  薛居正心中却并未起太多波澜,细数殿下身边,能为长史者,也只有年过四十,长众臣一轮的他了。

  只见他正冠起身,一甩大袖,欣然领命道:“臣必不负大都督厚望!”

  郭宗谊满意点头,瞥向杨廷璋,见他笑意盈盈,也看不出喜怒,当下又唤道:“舅翁。”

  杨廷璋闻言连忙起身,拱手建言:“公事都堂,大都督不应以亲谓相称。”

  郭宗谊微微一笑,从善如流:“我记住了,杨廷璋?”

  “臣在。”

  “你可愿为都督府司马?”

  都督府司马为从四品,置员二人,分管府中军事,是除长史之外位最高者。

  杨廷璋岂有不从之理,当即领命,拜谢再三。

  郭宗谊又望向客座的刘言,笑吟吟开口:“刘节度,可愿为府中司马?”

  刘言一惊,怎么还僻到我头上来了?不过转念一想,依唐故事,大都督府僚佐兼领地方藩镇,也是常事。

  再看郭宗谊这架势,似是垂询,实为通报,哪里容得他拒绝,若是他再露出些许不满,今天他怕是走不出都府中堂了。

  明析利害后,刘言急忙起身,行大礼下拜:“谢大都督厚爱,臣必肝脑涂地,竭诚尽节!”

  郭宗谊这才满意,收起灿烂笑容:“刘节度请起,你府中司马一位只是贴职,潭州的军务才是主业。”

  刘言这才放心,纳头再拜,敬谢不止。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