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沙场点兵_制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均手擎马朔,见郭宗谊来,整齐划一的高举手中兵器,山呼万胜。

  乐罢,人静。

  郭宗谊登上阅台,正中央摆了个祭坛,旗旌幡幢、三牲六畜无一不全。

  待他燃香祭酒,敬过天地,念过裱文,大旗升起,这开训之仪才算结束。

  来至台前,郭宗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两块军阵,指着校场旁曹翰押来的车队,朗声道:“诸位袍泽,逢此吉日,成军之时,不若各位亮些本事与我瞧瞧,不论骑射刀枪,尽管施来,出众者,必有厚赏!”

  众军士纷纷看向曹翰那边,他一挥手,骡车上的油布斗篷哗啦啦被掀开,阳光下,整箱整箱的铜钱银饼熠熠生辉,金银交织,晃眼刺目。

  军阵中一下子沸腾了,军士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校场登时一阵哄乱,曹彬怒极,但又不便发作,铁青着脸,死死抓着刀柄。

  郭宗谊平静的看着,但军士均踌躇不前,半天也不见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待哄杂渐止,郭宗谊又开口道:“也罢,看来是没有真本事的人了。”

  又扭头看向曹翰,远远喊道:“都盖起来吧,这里没有勇夫。”

  都是十几二十岁的热血青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他这言语一激,军阵中倒是走出几个士卒,在阅台下单膝跪成一排。

  “都报上名来。”郭宗谊道。

  士卒自左向由,依次报道:“伍长海进。”

  “指挥使郭守文。”

  “伍长张琼。”

  “虞候李延亮。”

  郭宗谊点点头,吩咐左右记下,又问那四人中官职最高、年纪最小的郭守文:“你祖上何人?”

  “标下出自太原郭氏,家严郭晖曾为护圣军使,昔年追随陛下讨河中时战死,陛下见臣年幼,养在军中,承蒙圣恩,忝为小底军第九指挥使。”

  郭宗谊心道果然,如此年轻的指挥使,若无恩荫,断不可能。

  听他说起家世渊源,父子二人与阿翁也有些元从情份在,便说了几句体贴话,就让曹彬安排校武。

  骄阳似火,立春后的正午阳光,已经开始发烫。

  校场内,旗盖翻飞,沙土激扬,千余名军士围坐两圈,津津有味的看着场中心纵马翻腾的郭守文,时不时叫喊几声,喝一声好彩。

  郭守文擎着一张骑弓,自东向西一路急驰,连发数箭,均中草靶,调过头。

  背弓在后,抽刀在手,控马绕着木桩急转,每经过一个木桩,都侧下挥刀,寒光闪过,桩头或裂或崩,可见其气力不小。

  郭宗谊安坐在校台上,见他弓马娴熟,倒也有些真本事,便问左边的曹彬:“此人你现在安排的是什么职位?”

  “权第二指挥使。”曹彬答道。

  权便是临时的意思,千人的卫队被他分成两个满编指挥,按照郭宗谊的想法、曹彬的章典,正式的任职需要在训练结束后,再综合历次的考核成绩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