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火器_制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正确的,因为城北是正门,有瓮城。

  且城北临浏水,在湘水与浏水的交汇处,有两座小山夹河耸立,是伏击的上佳地点,若攻北门,得不偿失。

  至于城东,虽然开阔,可根本绕不过去,城南倒是条险路,可惜城南震旗山临江直立,与潭州城比邻而居,挤成一个夹角,陆上还突出来一块,形成一个天然码头,边镐的水军就驻泊在那里,是个拦路虎。

  “猛火油柜有多少?”郭宗谊转头又问安守忠。

  “有四十多座,都安放在楼船首尾两侧。”安守忠不假思索答道。

  猛火油,就是石油,猛火油柜是最早的火焰喷射器,下方用熟铜制成油柜,柜有四脚,柜上有四个细铜管,管上横置一根细嘴唧筒,与油柜相通。

  唧筒就是活塞装置,在唧筒前部装有火楼,也就是火药巢,发射时,点燃火楼,再用力抽拉唧筒,猛火油被吸起,又被推挤而出,经过火楼时被点燃,遂成烈焰,以烧伤敌人、战具。

  火焰最远可喷五六步,且猛火油耐烧,附在船身上极难扑灭,是当前水战的利器。

  郭宗谊点头,吩咐道:“拆下一半来,回头给高保勖、刘言部的战船装上。”

  “大都督这是何意?”安守忠不解道,“猛火油柜乃是朝廷重器,怎么可轻与他人?”

  郭宗谊失笑摇头:“猛火油柜不是什么重器,猛火油才是,猛火油全赖占城进贡,他们哪里能弄得来?”

  安守忠这才恍然,叉手领命。

  郭宗谊继续道:“腾出来的位置装上床弩,我把火药箭都调给你,水战时,可抢占先机。”

  安守忠大喜,就要拜谢,却听郭宗谊抬手制止:“别急,我话还没说完。”

  说着,郭宗谊一指湘、浏二水的交汇口:“届时你部主力留在此处游戈,一得我命,立刻东进浏水,追击边镐的溃军。”

  “那淮南的水军谁去打?”安守忠不解道。

  “高、刘二部那几百艘船便够了。”郭宗谊解释道。

  接着,郭宗谊又指着杨梅山,谓郭守文:“到时你与马全义率本部,随高刘二部的战船登陆,不必管南城门,直抵杨梅山,在此处设伏,边镐不管走水道还是旱道,都必经此山。”

  “惹!”郭守文领命。

  郭宗谊又看了一遍图,大致的战略便是如此了,高保勖、刘言,还有袁彦、李汉超等人还在路上,等他们到了,还得给他们布置任务。

  于是他问杨廷璋:“高、刘等人,和行营的马步军,可有消息来传来?”

  杨廷璋点头答道:“有,傍晚时分各有军报传来,言高刘二人已至益阳,休整一日,明日便会分水路向潭州进军,水军要向北绕到洞庭湖顺湘江南下,时间稍久,约莫五六日,其余陆路,三日可达,行营的马步军已抵岳州,三日内亦可达。”

  郭宗谊颔首:“潭州城已戒严,不能再让边镐再收到任何消息,郭守文,你在沿途大小道设卡,除我军外,任何人都不得通行,包括行商、百姓,直至战事结束。”

  转头又看向安守忠:“水道也是一般。”

  “惹。”二人叉手领命。

  军议甫定,郭宗谊最后吩咐吕端:“趁这几日,督促军匠民夫,赶制火药箭和霹雳炮,此战若想建大功,还要仰仗火器之力。”

  “唯。”吕端拱手领命,继续才问道:“火药仅剩两千斤了,全部用上?”

  “能造多少造多少,前提是保证质量,我看襄州领来的火箭,十有二三会哑火。”郭宗谊沉吟道。

  “必不负大都督所托。”吕端拱手,掷地有声。

  诸事议毕,郭宗谊环视众将:“行了,各去忙吧,明日起行营备战,战兵不再操练,休养几日,准备攻城!”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