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1章 雁门关(上)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并且汇集在李道玄身边,人人口中都在说李怀仁,甚至还能听到李怀仁当年的爵位“邯郸王”。

  秦武通斜眼看着庞玉,这段时间他非常非常的烦这位韩国公,还真把自己当做上司了啊,他是个识趣的人,在李道玄抵达之后第一时间就靠了过去……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争不过李道玄,不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对方与李善的交情,另一方面秦武通也没多少自信应付这场大战。

  下面的将校个个都不傻,也非常清楚李道玄抵达之后立即召见诸将,并且频频提及李善的原因,没有人,至少没有人公然会拒绝,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

  一员身材雄壮的将领大步向前,拜倒在地,高声道:“殿下,突厥复来,频频出没雁门关外,截断来往,马邑及顾集镇、桑乔镇被突厥猛攻,末将请命出关。”

  庞玉忍不住叱喝道:“雁门重关遮蔽河东,大小途径均需重兵把守,何敢轻言出关?!”

  视线扫了扫秦武通、薛万彻,庞玉深深吸了口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开篇明义,你以为只有你读过啊!

  秦武通还稳得住,薛万彻这个莽汉已经忍不住了,“韩国公要效仿药师吗?!”

  这句话登时引起了一阵骚动,一个脸上带着箭痕的青年军官冷眼看着庞玉,他是代县本地势族出身的李绅,早年出任过李善的亲卫,在顾集镇一战的最后时刻随其出寨冲锋,幸运的活了下来。

  李善战后在代州养伤数月,在与李靖的交易中,将手中旧人都安插在了各处,这也是后来让李靖很不舒服的一个因素……倒不是李善有其他的心思,那么多人跟着自己水里来火里去,总要给人家好处吧?

  类似李绅的例子也不止一两个,这也是李善至今在代州军中还有着极高威望的一大原因。

  庞玉和秦武通之间,刚开始的相争是因为代州军的指挥权,但在突厥来袭之后,转化成了代州出兵与否的相争。

  庞玉是得李世民举荐,李渊钦点来代州的,他的第一任务是不让突厥攻破雁门关,劫掠代州,甚至南下攻略河东。

  而在代州已经好些年,还曾经出任过朔州长史的秦武通不同,他很清楚如果只是死守雁门关,那朔州就算能撑的久一些,也必定失落。

  没了马邑,突厥就能如几年前一样肆意出没在朔州,没了马邑,突厥就能借道马邑,随时进攻雁门关。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肯出兵,那军中士气、以及凝聚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代州军中,谁不知道李怀仁为什么和李药师水火不容?

  屋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李道玄的身上。

  片刻之后,李道玄长身而起,轻笑了几声,亲自挽起拜倒在地的大汉,“你就是独孤德?”

  “是。”

  “怀仁曾与孤提及你,你为潞国公麾下,云州一战,就是你第二次斩断颉利可汗的旗杆。”李道玄携手道:“孤临别之际,魏嗣王于灞桥折柳送行,亲口言,败突厥,当选有功将校十人,入京觐见,可游街夸功。”

  薛万钧瞄了眼脸色铁青的庞玉,心里苦笑了声,上前两步,“愿听殿下指派。”

  身后众将纷纷行礼,“愿听殿下指派。”

  人家的态度都摆在这儿了,薛万钧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能说庞玉这老头太不识趣。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