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和稀泥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

  现在好了,李世民从容脱身后的反击……让李建成难以应付。

  “并州总管,非宗室不可任之。”李世民轻笑了声,“庐江郡王或能担任。”

  李建成腮帮子抖了抖,偷眼瞥了瞥,软榻上的李渊一脸阴沉。

  显然,李渊不满意这个人选……呃,李建成也知道,李世民提出这个人选就是来恶心自己的!

  名义上李唐一朝有行台制度,比如李世民以尚书令领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大行台,李孝恭以左仆射领襄州道行台,但有的区域是不设行台制度的。

  比如河东道,比如河北道。

  河东道是以并州总管、代州总管分领河东道南北两地的行政、军事,河北道类似的职位是洛州总管。

  而去年刘黑闼第二次复起,就是庐江郡王李瑗出任洛州总管……结果弃城而逃。

  李世民装模作样的想了想,“或可使三胡……”

  “好了!”李渊打断了次子的扯淡,居然把齐王李元吉也拿出来说嘴了!

  呃,庐江王李瑗弃城而逃,丢了大半个河北道,当年齐王李元吉也是弃城而逃,几乎将整个河东都丢干净了。

  而东宫笼络的宗室将领中,有资格出任的也只有这两位了。

  李渊揉了揉眉心,心里不住盘算,李瑗、李元吉肯定不行,一旦事变,说不定又要弃城而逃。

  李神通、李道玄也不行,一方面依附二郎,另一方面也未必能掌控大局。

  但出任并州总管的必须是宗室子弟,可惜赵郡王李孝恭如今还在总领江淮战事,否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殿内寂静无声。

  几位宰辅中,只有裴寂一人是明确依附东宫的,其他几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裴寂在心里叹息,李神符八成是要滚蛋了。

  裴寂对李渊太了解,河东不能丢第二次,更何况突厥几度相逼,李渊几番隐忍,但在吐谷浑臣服、马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布局如何抗衡突厥。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是不允许河东出乱子的……这是对抗突厥最重要的基地。

  李世民神态轻松,还有心情向着对面的李建成送个笑脸过去……他心里有数,父亲的选择并不多。

  深吸了口气,李渊偏头看向了中书令杨恭仁,“中书拟诏,裁撤河东道行军总管,复设代州总管府。”

  “襄邑王李神符调任灵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调任并州总管。”

  众人目光闪烁不定,有人看向太子,有人看向秦王。

  两个月前,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引数万突厥兵自夏州南下,围困灵州,李道宗坚守不出,据城固守,后与杨师道里应外合,大败突厥,因此被改封为任城王。

  这样的战绩……虽然年轻了点,但也勉强够资格担任并州总管了。

  不过李道宗之前在柏壁之战、洛阳虎牢一战中都在秦王李世民麾下,相交投契。

  但同时,李道宗和东宫的关系不算近,但也不远,最关键是和李道玄不同,李道宗和太子没仇。

  而且李道宗其人,性情谨慎稳重,武德四年归京之后就深居简出,虽然和李世民颇有渊源,但并不像李神通、李道玄一样被视为秦王嫡系。

  这是一个双方都勉强能接受的人物。

  殿内依旧寂静,撤销河东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和李神符对调,还没完呢……代州总管是谁?

  这个位置不一定是宗室子弟出任,而且也肯定不是淮阳王李道玄。

  李渊轻笑了声,捋须道:“筹谋定计,弱敌壮国,绝境之中,奋勇前行,逼降苑君璋,使马邑复归……”

  裴寂嘴巴有点歪,“陛下,李怀仁如今尚未加冠,如此大功,或可晋爵?”

  陈叔达也点头道:“怀仁从代县令直升代州总管,晋升太速。”

  “暂不晋爵。”李渊摇头道:“加怀仁代州长史,总管暂虚设。”

  也就是说,让李善以代州长史的身份来统领代州总管府……不晋爵位,只是以佐官身份暂领,这倒是可以通融的方案。

  杨恭仁、陈叔达等人都有点佩服李渊了……和稀泥和到这个地步,陛下也不容易啊。

  李建成看了眼对面的李世民,他觉得这个局面是两个人都能接受的。

  而李世民心里吐槽,弄来弄去,最大的好处却是被李善吞下肚了。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