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4章 威仪李承乾(3/3)_大唐:陛下,我来教你怎么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皆是没有喜色。

  这还是大唐建立以来,第一次出现,朝堂上传来捷报,质疑声大于喝彩声的情况。

  虽然南召被收复,虽然天策府仇敌李天逸被杀,虽然是大捷。

  但文武百官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感觉十分荒唐。

  堂堂大唐皇帝,不老老实实在朝廷待着,没事竟出去瞎溜达,你说你瞎溜达就瞎溜达吧,你御驾亲征算怎么回事?

  太子和三省六部都是摆设?

  李承乾亦是看出文武百官的心思,不过只淡然一笑,“诸位大人,南召捷报,这是喜事,从此我大唐南疆无忧。本宫知道诸位大人的心思,父皇虽贵为天子,却总是干出诸位大人感觉十分危险的事。”

  “但本宫则不这么认为。”

  闻言。

  文武百官皆是愣愣的望着李承乾。

  不明白他的话。

  李二私自御驾亲征,估计这满朝文武得有九成人认为李二是胡闹。

  紧接着。

  李承乾继续道:“自从贞观以来,我大唐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已有盛世之姿,但诸位大人你们知道,大唐为何有今日之辉煌?”

  “那是因为父皇从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敢于打破帝王的枷锁束缚。启用前朝旧臣,将隐太子余党委以重任,听的进去谏言,吃的了苦,任人唯贤。”

  “若是在其他朝代,我大唐朝堂将有多少人要上断头台?但在我大唐,这些人都是中流砥柱,都是我大唐的栋梁。所以,父皇是新时代帝王的开创者。”

  “父皇御驾亲征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唐边疆稳固,为了扬我大唐国威,为了体恤三军将士的疾苦,与军同乐,父皇若不亲自去,他所了解的边疆永远只是奏折的上的边疆,但你们扪心自问。”

  “奏折上的边疆与父皇亲眼看到的边疆能一样吗?边疆从来是报喜不报忧。”

  “你们希望大唐有一天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时,才要陛下御驾亲征,稳定军心吗!?”

  李承乾不缓不慢,不慌不忙的说着,声虽不重,却如同一柄巨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虽然他们不想承认。

  但李承乾说的确实有道理。

  他师承秦牧,本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接受了来自秦牧的许多新思想。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若不是李二宅心仁厚,按照秦牧这等功高盖主的丰功伟绩。

  他不一定会念秦牧的好,甚至会起杀心。

  所以,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他们不能要求李二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听话的好皇帝。

  听着李承乾的话。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李承乾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铁血与洗礼,但总归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冷静沉着,能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一切事情。虽然李承乾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铁血与洗礼,但总归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冷静沉着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