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准备请客_穿越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越初唐!

  永宁县城处在秦岭余脉的东北部,东南又有洛河流经,虽不像临县长水那样可通长安,可往北离河南府洛州又不十分远,若逢太平盛世,发展起来也不难。而现在才是贞观三年,历史上有名的治世,离安史之乱还有好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这片地区的劳苦大众,倒是可以过段相对安稳的日子。当然,前提是得熬过这段旱灾的尾巴。

  苟超这次进城,明显感觉比前几次要热闹得多:新麦收割已近尾声,市面上得粮价有所回落,再加上各地灾民都得到很好安置,社会治安越来越好,商贾往来愈加频繁。

  晌午搭了里正家的顺风车,准备购置些必要物品,但是回程却要等到明日,好在之前住过的城外棚户依然矗立,还能再将就一宿。其实苟超本不想这么快再进城,毕竟还是农忙的时候,虽说朝廷救济的粮种都已种完,但还是可以借些种子继续播种。可是,突然欠人恩情,心里总有点过不去。

  苟超从刘柱家地里回来时,二蛋就扑进他怀里狠哭了一把,问到后来才知道是从树上失足掉下来,好在让张家老四接个正着。一想到二蛋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就阵阵后怕,要是他出了事情,苟超真不知道自己还在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活个什么劲儿!想到还是自己让二蛋跑去采黄杏的,苟超连扇两个嘴巴,发誓再不让二蛋出半点危险。这事对张家老四许是举手之劳,可在苟超看来实实在在是天大恩情。

  欠了人情就要还,可拿什么还?自己什么都不会,还一穷二白,有什么能送的出手?思来想去,只好先把恩情记在心里,再做顿饭菜聊表谢意。不过对只余粗粮在家的贫困之人来说,一顿可口饭菜也不那么好置办。好在郑县令是个敞亮人,所赠绢布质量上成,虽不是银子,苟超也不可能要买什么,就撤绢一尺,但好歹值些铜钱,只好听里正建议,到一布庄碰碰运气。

  “小郎这绢确是好绢,可某这店面布料都有固定来处,是只售不收的,实不能换给小郎银钱。”

  苟超早已知道这朝代铜钱的购买力——用钱买东西一切好说,可用物换钱却不那么容易,故而早做了心理准备。见老板轻抚绢布,觉得有门,就又问到:“掌柜的,我也不是非要铜钱,您看看能不能按市价给我换成普通绢布,再找补点廉价粗布?”

  掌柜的闻言,脸上一喜,说道:“如此倒是可以,小郎看看需要哪种粗布,这粗布之间也有不同。”

  苟超在掌柜的介绍下一一看过,不时问一下价码,盘算如何兑换。布庄里有种最为粗糙的麻布,与苟超兄弟现在所穿的相同,质地粗硬孔隙又大,夏日穿着倒也凉快,可却无法御寒。苟超已经决定近日就要养鸭,到了冬季也能取绒保暖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