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1章 天津直辖_潜伏在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往来京津的朝廷大员会越来越多,有了府尹的品秩,你与他们打起交道来也会好些!”

  “你须更加勤勉,好生做去,不要让朕失望!”

  因为这事乾隆跟谁都没提起过,毕明山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圣驾刚到天津,自己的好运就从天而降!

  有多少官员苦熬上五年都不见得能晋升一级,自己一下子连升三级,从区区的从四品知府骤然升到了正三品大员,可以和桂永春平起平坐了!

  他又是一个头重重的磕在了水泥地面上,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却不敢擦拭。

  不知道是因为过于激动,还是天太冷把脸冻得木了,他说话都有些不太清晰,还带着些微的颤音。

  “臣……臣叩谢皇上高天厚地之恩,就是拼了这性命也一定把差事办好,以报浩荡皇恩于万一!”

  “嗯,现在火车开通了,以后讯息往来就方便了许多,有事就写折子送军机处,让陈秉之代奏进来。”

  这就是把朝廷直辖后的天津府交由陈世倌分管了。

  在场的这些人可不都是各省督抚和部院的大臣,还有不少工部和礼部派来在现场办差的吏员,以及护军营的中、下级军官。

  见这个不起眼的毕明山骤然超迁,不禁响起了一片啧啧称羡声。

  “好了,今天只能说这么多了,”乾隆接着道:“张衡臣他们一些人在后面的那列火车上,你带着属下在这里迎候吧。”

  他又转对弘昼道:“起驾,去行宫。”

  自打天津恢复开关通商后就渐渐热闹起来,京津铁路开工后,这里更是一天一个样。

  全国各地的富商巨贾纷纷到这里来寻找商机,许多周边省份的百姓也蜂拥而来,或是想做一些小本生意,或是想找一份赚钱更多的活计。

  因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津沽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如今的天津火车站和杨青驿码头与半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无数酒楼、客栈,建得一家比一家气派奢华。

  虽然此时都静了街,见不到人来人往,但看着那一个挨着一个,大小不一、形式各样的字号招牌,依然能想见平日里的繁华热闹。

  城中刚刚扩建完成的驿站足足比原来大了好几倍,一式的三层楼房雕梁画栋、翘角飞檐,装饰得富丽堂皇。

  陈世倌到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皇上驳回了工部奏请扩建天津驿站的折子并在上面朱批道:“该处比照江宁驿站将拟建规模扩大一倍。”

  “形制宜求轩敞,装饰也切忌流于粗陋,着该部各有司详细规划设计,拟定方略后再奏。”

  原来那时他已经拿定主意将天津收归朝廷直辖了,这驿站的规制就是按照直辖后的天津府定下来的。

  驿馆最深处有一个占地颇大的院落,里面建了一正两厢三栋楼房,东西两栋楼房两侧还各建了几间耳房。

  不仅格局和形制比驿站的其他楼房更加气派,装饰得也是极为奢华。

  院落自成一统,四边不靠也利于关防,翘角飞檐的照壁和高高的院墙把里面的一切遮挡得严严实实。

  这就是乾隆在天津的行宫了。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