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二章 攘外先安内(下)_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新时间: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李达已经看出了钱惟演这位安抚使的目地。表面上,钱惟演是代表朝庭,来安抚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可实际上,他却是抱着某种目地来‘找茬’的。而主要的‘找茬’对象,便是杨宗保及他身后的杨家。

  虽然钱惟演极力地掩饰,可李达也不是吃干饭的。陪着钱惟演去了几个州府,李达便察觉出,他与各位知州的闲聊中,多数是在询问平叛大军的状况。这次穆桂英遇刺,钱惟演便显的非常地兴奋。所以,杨宗保的书信一到,钱惟演便立刻提出来融州,让李达立时提高了警惕。

  “李伯父的意思是,钱惟演还可能会拿这件事‘做文章’?”杨宗保眉头微皱,心中对钱惟演增加了几分厌恶。

  李达捋胡须点头道:“钱惟演的人品姑且不论,就他的才能是非常的出重的。如果真让他找到什么借口,很有可能会‘小事化大’,大事变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就不让他有那个机会找到借口。”与穆桂英相处时间长了的杨宗保,也多了些穆桂英式的思维。看到李达似乎有些不解,杨宗保便微微一笑,说起自己的主意来。

  话说,这安抚使在宋初之时,是专门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的大臣。而在赵恒登基之后,便有大臣提议全国各路都设安抚使,专门用来管理各路的军事,以分散各知州的权力。不过,这件事还没有正式地定下来,所以,这安抚使在地方的州府中还真没有什么权力。

  丁谓极力促成钱惟演做这个安抚使,恐怕也是抱着这个目地。他虽然是枢密院的枢密使,可他毕竟是文官,不能征战疆场立军功。因此,在朝堂上,很多的将军就不买丁谓的‘帐’。例如,杨家。

  除了杨家等功勋显著的将门之外,一些将官表面上对丁谓很是恭敬,可实际上还是看不起,这个文官来管理大宋朝的武将。以丁谓的才智,自然是很清楚那些武将的心思。而且当赵恒经过穆桂英的‘挑唆’,对丁谓有了芥蒂,他的心中便模糊的有了一个想法。

  随着平叛大军大胜了一场,让赵恒高兴之余,好像又恢复了对杨家的重用。丁谓突然之间便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让赵恒永远地重用他,那他就要有让赵恒值得那么重用他的资本。

  分析着朝局,丁谓看得很清楚,朝庭上的百官之首是寇准。丁谓要想取而代之,还不是时候,他暂时也没有那个能力。而枢密院也是大宋朝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他掌管着大宋朝所的军事。如果将大宋朝的军事,紧紧地抓在手里,赵恒对丁谓不可能不忌惮,不重用。

  于是,丁谓便想到了他的儿子丁普。丁普虽然不是做大元帅的那块料,可让丁谓得意的是丁普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