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初见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小钱,但是如果后面真的长期购买,那也是一项稳定的收入,而且竹筒的制作再简单不过了。

  景逸听了价格觉得还挺合理,他在镇子集市里看到过,这螺纹盖式的竹筒能买个六到八文,瓶身刻点花纹染点颜色,十文都有人买。

  又马不停蹄去了他家小仓库开始翻找。最终现货的不带盖竹筒还有二十八个,带盖子的只有十个了。

  对于外带酸梅汤大家也接受良好,其实也是景逸真良心,竹筒只收了成本价,初步阶段,只能先把重点放在自家产品上,后期如果有更好的销售模式,再跟张叔商量么,先富带动后富。

  景老爹已经急得抓耳挠心了,这都是钱啊!景逸才终于吐口明天开始卖两桶酸梅汤。

  景父两人也没当啥,村子里相处都实在。

  “成!张叔,你这手艺我们再相信不过了。带盖子的竹筒您给我带上二十个。”景逸说着就要给钱。

  现在每天早上两个灶同时煮汤,省了不少时间呢。

  “小号木桶二十文,竹筒是一文钱一个,你说的带盖子的竹筒我这也有,不过是五文钱一个,你别看这一个小小的盖子,我还得一点点的刻螺纹,最后要做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做一个带盖子的,我都能做五个普通竹筒了。”

  景父拿着小木桶,景逸把竹筒放在了张木匠送的竹筐里,背起来就回家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摊子上客源也稳定了,每天两大桶酸梅汤,加上一大桶绿豆汤,差不多不到中午一点就能卖完。

  由于食材的时间限制,景逸只能放弃傍晚时间段的高峰期。

  不过这样也好,本来乡下人就没个闲着的时候,每天下午三点多钟到了家,景父还能去地儿溜达一圈,忙活忙活田间地头的事儿。

  景逸也会时不时去小丰山走一趟,活动活动腿脚,反正夏天黑得晚,赶在天色擦黑前回来就行。时不时也能打点山鸡、野兔的给家里人换换口味。

  现在家里有了固定的买卖,一个月至少能有个三十两银子的收入,所以普通的野味儿也不去卖了,都是自己家里吃,偶尔还能给三叔家,木匠家,左邻右舍帮过景家的亲戚邻居家送一些,甚至还往西山村的外祖舅舅家里拿过两次。

  自从去镇上摆摊儿开始,景父的状态明显比之前好了,但是每天满脸笑意,时不时干着活儿还要哼歌小曲儿。

  之前出事儿后,他也不爱出门遛弯儿了,更别提跟村里的汉子吹牛打屁侃大山,每天都心事重重的。

  现在不一样了,有时候下午回来早了,就会去村子里空地上坐坐,跟人聊聊地里的活儿,聊聊镇子上的新鲜事儿。但是他也谨慎,关于挣了多少钱这些的一概不说。

  有分寸的人基本调侃也就点到为止,看人家不想说也就换话题了。

  有那泼赖的人要是非得刨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