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章 以战促和?_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战促和?

  为什么要以战促和?

  赵鼎之所以主动议,并且提出以战促和来实现,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眼下金国处于四面受敌的状况,西边的西夏从来就没停止过觊觎之心。

  东边的高丽虽然臣服,但那也只是表面,何况现在因为领土已经开战。

  至于辽地和中原的义军时有战况,总会不停的骚扰。如果这个时候大宋再往北一击,对于金国来说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实在是不要小看了赵鼎提出的这四个字,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意义。

  以战促和看似是在议和,却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这和主和派的议和是天壤之别,其中的出发点也是大相径庭。

  以战促和是通过战争让金国自己主动来求和,不存在委屈求全,因此主动权在大宋手上。

  并且主战派的以战促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休养生息,从而富国强兵,最终灭了金国。

  主和派的议和是被动的,更多的体现的是一个求字。以委屈自我而求议和,其目的也是为了保全荣华富贵,苟且偷安。

  “朕以为以战促和确实是步好棋,然而如何战?如何促?”

  以战促和可行不可行?

  赵构何尝不是想着主动议和,甚至以战促和。

  可是以战促和必须是要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皆有方可成事。

  官家这个问话既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暗有所指,似乎谁都可以回答,又似乎是在自我提问。

  韩世忠想着这话赵相回答肯定不合适,至少官家提出的怎么战这个事自己必须是要回答的。

  “臣以为,宜速战速决,打击金人痛处,不宜长驱直入,否则战线拉得太长,补给无力将给战局带来负面影响!”

  韩世忠首先表明的态度就是要打。

  速战速决来刺激金人,造成金国上下已呈现四面楚歌的窘境,从而主动求和。

  同时如果长驱直入造成战线拉得太长,以宋朝目前步兵为主的兵力配置,很容易被回师的金军穿插割香肠。

  “至于从哪个方向打?臣以为京湖最佳,川陕出兵京兆府容易造成西夏的恐慌而引起误会。江淮所处地界过于混乱,且刘锜上任不久,不宜大动。”

  韩世忠继续说道,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川陕方向如果贸然出兵,本来西夏也有意争夺金地,这样一来容易产生三国混战,以战促和的目的很难实现。

  而江淮方向鱼龙混杂,并且刘锜上任不久威信不足,指挥磨合还不成熟,难以很好的完成重任。

  “嗯,此事交予岳飞,朕比较放心。京湖方向我军对地形地貌和人文风物都较为熟悉,适合打一打这样类型的大战。况且岳飞在京湖屡战屡胜,士气颇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在!”赵构所言不无道理,京湖方向确实适合打以战促和这样的大战,岳家军战法成熟并且兵员齐整,襄阳以北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