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创业,需要贵人相助_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也谢谢陈总给我的机会,”我接着说,“但是……陈总……我在义乌这几个月之所以没上班,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我想自己出来干点儿什么,不想再打工,想趁自己年轻干点儿属于自己的事情。我现在不在乎钱挣多挣少,就是想尝试一下创业的滋味。”

  陈老板“哦”了一下,说:“原来这样啊,那想干什么呢?”

  我能听得出来,陈老板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我会感激他,然后会毫不犹豫地到厂里来用心帮他。

  那天我没有再装什么,基本上实打实有什么说什么。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拿出十分的诚恳来。没有诚意,满嘴跑火车,就会得不偿失。

  我说:“陈总,我想了好几个月,一直找不到从哪儿干起,又如何干起。是过来人,是前辈,能否给我指点迷津,指条出路?”

  陈老板说:“年轻人创业是好事,但创业是要资本的,能告诉我有多少钱吗?这样我可以帮划算一下,想想干什么合适。”

  我说:“我没多少钱,很少,主要还是在父母那里。我想从很小的做起,目前真的不指望能有多少好赚,我就想开个头,起个步,先做起来,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坚持做下去肯定会像陈总您一样慢慢做大。”

  “哦,”陈老板说,“没资金的话想做事很难啊,做点儿小本买卖又没花头,还不如打工。”

  “我知道,”我说,“所以我苦想了几个月也没想出个头绪来。”

  这时,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陈老板接起电话,同电话那头的人商量着产品交货期。那头催得很急,陈老板一直在同客户说着好话,客户最后答应再延期三天。

  看见陈老板放下电话,我问:“陈总厂里生意这么好啊。”

  陈老板说:“这是个外贸订单,货期太紧,不接单自己又觉得可惜,接了单子生产又吃紧,生意难做。”

  那时的我根本就不懂外贸型工厂的生产状况,只是出于友好才随口问:“陈总为什么不多招些工人呢,这样生产就不用这么吃力了。”

  陈老板说:“多招人也不行,这外贸单子是不稳定的,有时多有时少,主要看外贸公司。这些外贸公司太精明了,一个产品要问好多家,价格比来比去的,谁低就给谁做。工厂嘛算算有点儿利,淡季时为了养工人就抢着接单了。就是说,这单下给这个工厂,下单就不一定找做了,反正出过货,有样品在手,多问几家找最合适的工厂返单是正常不过的事。等招了工人,又没单子了,那这些工人总不能在厂里玩啊?一天、两天没活干可以,经常性没活干工人就跑光了,谁还愿意在这儿等着那点儿活来干?我现在厂里的这些工人,基本上是为内销做准备的,做的货主要是供给五金城的摊位上,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