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0章 百年恩怨(上)_重走警途199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县志的,谁叫他和张家沾了边呢?

  生意好了,自然就得添人,当时在饭馆干活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伙计,这个你得给人家工钱,干的好了还得给人家红包,不然人家没准就去别的掌柜那儿了,不伺候你了。

  还有一种是学徒,这个不用给工钱,每月给点零花钱就行,人家三节两寿还得给东家送礼。

  可是你得教人家本事,人家在伱这里出徒之后无论是自己开买卖,还是到别人家去掌勺,你还得扶植扶植,这才能让街坊四邻的伸出大拇指叫声好!

  当时丁老三收了三个学徒,老三就是祁五亩,也就是后来的祁家老爷子。眼看三年的学徒期过了,老大去了锦城的五福楼。老二去了省城的大官家做家厨。

  就是剩下个老三愣是说自己学艺不精,还要再学学,然后又在丁家老铺呆了两年才出徒回家。尽管也有大馆子找他,他都没答应。

  而是自己在距离丁家老铺很远的东关市场开了个卤肉摊儿。而且是以猪头肉,大小肠等猪下水为主的穷人的吃食为主。

  虽然到最后人家老丁家也不可能告诉这些学徒真正的卤料配方,但是简化版还是得教的,要不人家学什么呢?

  祁五亩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地方上让,经营品类上也和老东家不一样,这是个知道感恩的懂事的孩子!

  而丁家的做法就更加震撼!祁五亩的小摊子开张的时候,丁老三亲自赶去祝贺,并且还送了礼物。

  这礼物可了不得,是一海碗的丁家老汤!

  从那以后,两家就常来常往,一家在东,一家在西,一家伺候达官贵人,一家服务平常百姓。成为了北滨县的一大美谈。

  春风年代,万物复苏。

  两家老店也不约而同的复业。只不过终究沧海桑田,两家的老太爷都已经作古。现在老丁家说折算的是丁家富的小儿子丁和才,而老祁家的老爷子,祁五亩的儿子祁同乐尽管也在世,却放心地把生意交给了自己的大孙子祁旗。

  而两家的关系经过这么长时间,也就维持个表面关系罢了。丁家老爷子更是把祁家看做了对手。

  可是这两家上手的打法可就不一样了。丁家继续走饭馆加外卖的路子。而祁家干脆把刚刚还回来的老宅抵押了出去,贷款开了食品厂!

  当时丁家老头还嘲笑齐旗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到家破人亡的档口,还出去借钱?太败家了!

  可是就在老丁家还在一盘盘卖菜,一斤斤给客人称卤肉的时候。

  祁家食品早就上了列车!进了副食店!甚至所有的旅游商店都能看见祁家食品大礼盒的身影。上面写的“源自宫廷,服务百姓”的广告语在老丁头看来非常刺眼!

  这还不算,前几年,祁家食品大张旗鼓地开了所谓第二代卤食发布会。主打低脂健康!

  这时候的很多人吃肉已经是常态了,肚子里不缺油水,原来那种有油腻腻的熟食,看着都吃不下去。

  而清清爽爽的祁家食品,看着就有食欲,这还不算,祁家食品还推出了素菜卤食系列:百里香—莲系列。更是受到了广大食客的欢迎。

  祁家食品一气冲进了王府井,东西单的各大副食店和百货商场!而新一代的祁家食品也成了有钱人们的最爱,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算是九十年代,也不是所有人肚子里的油水都过多,而且,祁家食品的价格比丁家老号可贵多了!

  祁家食品折腾的这么厉害,丁家当然不能就这么干看着。丁家老头做了一件让全城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居然大大咧咧到祁家食品公司总部去找人家要二代卤料的秘方!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