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四章 后生可畏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一组会。

  先是吴菲菲和田晴汇报。

  本来她们两人的工作是打算合并在一起的。

  魏老师听过她们的报告后,建议两人将工作拆分。

  如果合在一起也没办法发一篇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倒不如拆开来发两篇二区的文章。

  一个工作以“加入可挥发性的添加剂,无需高温热退火的钙钛矿光伏器件”为卖点。

  另一个则是专注用CELIV和TOF手段,研究“钙钛矿光伏器件的电荷输运机制”。

  之后,段云汇报,搭建了一周设备,但是设备还是没有搭好。

  魏老师听到后,瞬间脸黑如包公,声音也变得严厉许多,问道:

  “多久能做好?”

  很像是之前陈婉清描述的样子,看起来还怪唬人的。

  不过,段云倒是不动如山,慢条斯理的说道:

  “快好了,再给我一些时间,现在正在想办法解决散热的问题。”

  在社会中沉浮了几年,段云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抗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事实上,段云虽然会划水,但也是只是到“别人996,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他一天工作10个小时”,这样的程度。

  迟迟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个人要从零开始,搭建一套精密设备的难度非常大。

  总是出现解决了一个问题,转头又遇到新问题的情况。

  许秋不太懂热电领域,只是大概知道它的工作原理。

  热电材料就是能将温度差转化为电能的材料。

  段云仪器的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在热电材料的一端加热,另一端降温或者维持常温,同时测试其电学性能。

  那么就需要散热、隔热非常好,热端和冷端之间要有隔绝热传导的物质,防止温度传导过去,同时还要保证温度稳定。

  原理上简单,但落实到具体仪器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比如要满足长时间控制温度波动在开尔文以内这种条件。

  其实,魏兴思也知道其中的难度,但该有的压力还是要给的,只是看起来他这套路对段云的效果并不大。

  相对来说,陈婉清更吃他的这一套。

  要不是魏老师一直给她压力,以她的实验能力,估计现在还没有工作做出来。

  研究生期间,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互相制衡的状态:

  一方面,导师要督促学生多多干活,达到毕业要求,同时帮他多做出成果;

  另一方面,又不能逼的太急,万一学生一怒之下,退学不干了,也会对老师也会造成极大的打击。

  有学生退学,老师除了会少一个学生名额外,更会对他的名声造成负面影响,要是闹出新闻那就更不可收拾了。

  退学的消息一出,校内肯定会传开,其他学生肯定不会觉得是那个退学的学生的问题,都会把问题归咎于老师身上。

  这老师近几年内想在校内再招到保研的学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