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 可惜,没有如果(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ES综述的,而且那时候还是作为一个领域素人发表的。

  吴菲菲偶尔也会唏嘘,要是当初许秋刚来到课题组的时候,是选择了她而非陈婉清,或许她的科研道路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吧。

  她并不觉得自己的科研能力比陈婉清差,如果能和许秋强强联手,再加上后面加入课题组的几个人多半也会跟着一起做钙钛矿,到时候和国际上几个钙钛矿大组扳扳腕子也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现在Ruddlesden–Popper(RP)型二维钙钛矿,以及后来的Dion-Jacobson(DJ)型二维钙钛矿,或许就要更名为Xu-Chen(XC)型二维钙钛矿了。

  可惜,没有如果。

  魏兴思对吴菲菲的选择,没有太多的意见,本来他之前也是建议她这样做的,于是当即点头同意。

  段云之前投的JMCA文章顺利被接受,但后面投的“一、二维材料添加的热电器件”ACSAMI文章,在暑假期间被编辑以“新意不足”的理由拒稿,没有送审就直接打了回来。

  在放假期间,魏兴思没有强制让段云改稿,段云自然也没有主动去做,于是改稿的事情就放在了收假以后。

  当然,段云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他已经四篇一作文章在手,毕业不愁。

  段云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之前投ACSAMI工作的文章格式从ACS改为RSC。

  魏兴思打算投三区期刊RSCAdv.,要是再中不了,那就直接让这个工作烂在手里。

  对于魏兴思来说,RSCAdv.已经是他的下限中的下限了,如果再被拒稿把文章投到SCI四区去,就算发表了,对他来说也丝毫没有什么收益,还要耗费精力再改文章。

  事实上,当有机光伏领域打开局面,发表了大量AM级别的文章后,普通的二区文章基本上对魏兴思已经没什么用了,无非是增加他发表文章的数量罢了。

  但文章数量除非堆的非常高,不然也没什么意义,就比如你发了200篇文章和250篇文章,在外人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要是200篇和1000篇的差别,那还能比一比。

  而且,文章这东西,每篇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取巧的方法,复制粘贴肯定是不行的。

  哪怕实验非常顺利,全部灌水发Communication,一篇文章要码3000字,还要处理好图片、参考文献的引用、支持信息等事项,一个月肝三篇文章出来已经顶天了,一年也不过36篇。

  这是非常理想化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每个月都能发一篇二区以上的文章出来,这就算非常非常高产了。

  毕竟,像魔都综合大学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是三年发表两篇SCI二区。

  因此,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