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新学教材(第二更)_重生明朝做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利用价值的,以后对外和亲,都可以派上用场,陛下不愿意娶的女人,就可以赐给亲王。所以臣以为,王府虽然不至于太繁华,但几人挤在一起,有失身份,不利于和亲用。”

  “那你有什么妙招?”

  “每一位亲王单独赐一套府邸,还是以亲王的规格来赐,但不必过多粉饰,有亲王的身份即可,陛下偶尔召见一下,让天下人都知道亲王还是亲王,后面有什么事,都可以让他们为陛下顶着。”

  崇祯笑道:“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新的王府你来给他们选。”

  “遵旨!”

  秉承着就算茅厕的一坨屎都有其利用价值的信条,宗室肯定也是有价值的。

  他们毕竟身上带着朱元璋后裔的光环,就这个身份,就可以好好利用。

  “陛下,那些郡王和将军……”

  “全部贬为庶人,自力更生。”

  “人数太多,一下子全部贬为庶人,可能会引起天下的非议。”

  崇祯音量提高了:“谁非议?要非议的无非是那些整天闲着没事干的读书人!老百姓谁会非议!”

  “臣知错,臣遵照陛下的旨意去办。”

  “温体仁,管好下面的人,让他们清楚,不该拿的钱不要随便碰,有些事,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不行!”

  温体仁心头一颤,连忙站起来,跪在地上,把头埋下来道:“臣知罪!”

  “朕没说你,朕知道你从来不收钱。”

  没错,明末最无耻的奸臣温体仁是个清官,纯清官,真正的清官,从来不收钱,也从来不行贿。

  但他纵容下面的人拿钱,在他下面办事,有无数肥差,所以许多人愿意跟着他干,一干就发大财。

  “臣督察不严,辜负陛下对臣的信任。”

  “起来吧。”崇祯转了一个话题,“北京的小学、中学都安排得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都已经建成了,一共建成了五座小学,五座中学,小学一共可以容纳1000学生,中学一共可以容纳2000学生。”

  “教育局呢,建成了吗?”

  “已经设置完,目前由刘大人(刘宗周)负责教育,另外设置两位郎中,两位员外郎。”

  “先招生,必须尽快找到学生,把教材全部整编出来。”

  “国学、数学、农学、工学是必修教程,这个你来牵头,把徐光启、宋应星他们全部叫上,赶紧编教材,先大胆的编一版出来试行,不行再做调整,要快!”

  “臣遵旨!”

  “一旦北京的教育体系搭建起来,就可以向全国去扩展。”

  崇祯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不过目前这种全新的教育还只能仅限于北京,包括大学。

  因为大明朝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全新的教育,里面的诸多困难,都是他们无法预想的,只有在北京先全部尝试一遍,从困难中找方法,做改进。

  最重要的是形成统一标准化的东西,这样扩展到全国,还不会乱,才便于统一管理。

  教育是国家生死存亡、未来发展的大事,可不能马虎的。

  崇祯又道:“把自古忠义之士全部列入国学里面,首列商鞅!”

  “遵旨!”

  温体仁心头一动,为什么首列商鞅?

  因为强秦就是商鞅变法,一手缔造出来的。

  皇帝这是要许多人从小就知道,变法,是富国强兵的正道。

  “还有卫青、霍去病、陈汤、祖狄、李靖、王玄策、狄青、范仲淹、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事迹全部给朕编上去,朕就是要让小娃娃们从小就知道,我华夏自古就有能让蛮夷闻风丧胆的英杰!”

  卫青、霍去病都很有名了。

  陈汤的事迹,说出来也让人热血沸腾。

  他就是说出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狠人。

  而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什么意思呢?

  把蛮夷的脑袋挂在槀街(汉朝外国使臣居住的街道,也就是大使馆一条街),让其他国家的使者都看看,冒犯我大汉天威,是什么下场!

  这句话是他上表大汉皇帝的,这句话是他杀完人之后再说的,而不是吹牛逼说的!

  。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