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教训_重生农家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然你晚上也别吃饭了。这么大个人,你不要脸,我都替你臊的慌。”

  一家人,就没有支持庞氏的。

  庞氏无法,只得拿了筐再次下地。这一回,她可没有菜可抢了。

  宋老太太的目光在三个孩子脸上扫过,在淑媛的脸上多停了一会。最终,她并没说什么,只让淑媛和淑云去把菜剁了。

  淑媛和淑云高高兴兴地去了,一点都不觉得累。

  晚上吃饭,庞氏果真剜了一筐的野菜回来,也没再说长虫的事。

  赵小玲和宋存义也回来了。

  “……人家不太乐意退。我好说歹说的,真是难。等我再找机会,肯定不能让四妹受屈儿。”赵小玲跟宋老爷子说。

  就是这次没说成,但是她会继续努力。这事就交给她了,让宋老爷子和淑媛都别惦记。

  宋老爷子点点头,心里觉得二孙子和孙子媳妇都挺能干,而且也肯为家里担事儿。

  淑媛却觉得没那么简单。

  这两口子要么就是还不死心,要么就是想趁机捞点儿什么好处。她得加点小心了。

  吃过晚饭,天还没黑。

  宋老太太就在院子里做针线,淑慧乖顺地陪在她身边,一边帮她缠线。

  赵小玲从东厢房里出来,笑着跟宋老太太招呼,出去串门了。然后是潘巧儿。宋家这两个孙子媳妇,都挺爱交际,没啥事了就去出串门唠嗑。

  宋春山和宋俊山也随后出了门。

  武氏从上房西屋出来,她走到院子当间,也想去串门,可最后看看宋老太太,终究没敢。她也不在院子里坐着,就回上房西屋,也去做针线了。

  宋秀山和宋逸山蹲在院子当间,有一句没一句地唠嗑。

  夏氏就带着针线,往对门屋去找吴氏,妯娌俩一块做活计。

  淑媛陪夏氏坐了一会,就到上房来。

  宋老爷子正看着几个孙子、重孙子做功课。

  比起一般的庄户人家,宋家的家底要厚实不少。宋老爷子很注重读书。宋家的男孩子,到了七八岁,就会被送到村里的书塾念书。

  如果书念的好,就可以一直念下去。

  虽然宋老爷子从来没说过,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很愿意供出几个秀才、甚至举人的。

  宋逸山兄弟们,都在书塾里至少念过三年的书。

  这在庄户人家中,是很难得的。

  如今宋家正在书塾念书的有小存孝,再有就是宋老爷子的两个重孙子,宋林和宋松。

  宋林今年十四岁,已经在书塾里念了五六年的书。他资质愚钝,心思也不在读书上,按理说早就该回家里来种地。

  但是潘巧儿不同意,说宋林只是开窍晚一些。

  宋春山、武氏和宋存仁也都这么说。宋林就一直在书塾里,如今已经是年纪最大的学生了。偏偏成绩往往还是最垫底儿的。

  宋林虽然也不乐意下地干活,但同样不乐意继续在书塾念书,因为经常被嘲笑。可他又拗不过爷奶和爹娘,念书就更加不上心,整个人也一天比一天阴郁。

  宋老爷子看着宋林写字,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就算再怎么望子成龙,他也早就看出来了,宋林并不是念书的料。

  自己大儿子一家的小心思,他也清楚,只是不肯说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宋家这一本,他觉得自己念的还行。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