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商议新职(下)_汉末小士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明显支持何进了,自己等人所能做的,只能够拉拢一些中型的士族,看一下有没有可能对抗来自四大士族的影响。

  所谓的四大士族分别是:

  被称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袁氏号称门生子弟遍布天下,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下。

  第二便是弘农杨氏,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东治杨震便是那在后世非常出名的“天知,你地知你知我知”的作者。

  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且均官至太尉,也是一个东汉版的“四世三公”。

  有趣的是那出名才子的杨修,就是看穿了曹操想撤军,说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被干掉的杨修,也是在弘农杨氏的嫡出子弟。

  这个家族源远流长,直到隋朝的时候的杨素和杨玄感,也是杨氏子弟。

  这排名第三的便是在颍川荀氏。荀氏自不必多说,最出名的便是曹操麾下的那两员谋主。

  这两人就是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和曹操的“谋主”荀攸。

  但是这颍川荀氏有一个更不为人知的是,他们世代联姻,不但和皇室是联姻,还不断地与地方的大氏,实权派联姻。

  其能发挥出的作用,比起前两家来也是丝毫不弱的。

  这排名第四的,也是出自颍川,那便是颍川陈氏。

  其代表人物便是陈群,陈群不但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他还像向曹氏提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那边是九品中正制。

  张让和赵忠在这四家的压力下,心里也是颇感无奈,想到这个郭家还不一定拉不拉拢得来了。

  不过拉拢这颍川郭氏虽然重要,但是不是他们最看重的。

  他们最看重的是前段时间得到的最新线报,那张氏子竟然拜了并州张懿为老师。

  不说他们张家兵力雄厚,掌握在他们张家手里的人足有七千余人。

  但若是能拉拢到并州刺史张懿可就不得了了。

  从晋阳起兵,数日之内便可到达雒阳,这是一个对何进极大的威胁。

  何进虽然掌握了天下兵马,但是自己等人若是能够拉拢并州刺史部的张懿,那么他们十常侍也有了抗衡何进的基本能力。

  再加上十常侍自身掌握的省中和郎卫,以那何进相对抗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突然张让对赵忠说道:“赵常侍,我倒是有了一个好想法,既能满足于他不离开雁门郡周边,又可以保证他升官。

  照赵常侍听说了十分惊讶,哪有那么好的事,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都被填满了,哪来的还有位置。

  赵常侍便说道:“张常侍说笑了,哪来的如此位置,忠倒是想听一听。”

  只见那张让尝试嘴皮一张,说出了一个位置来。

  赵常侍是听说了大惊,道:“这如何使得,那不是一个空头承诺嘛!”

  “这如何不使得,他不是说要为国效力嘛,正好,这个位置不但升了他的官。同时也没有抢夺他的兵权,一举两得。”

  赵常侍想想倒也是那么个道理,便笑道:“还有一个好处,张常侍可还没有说到,在这个位置上,如果那张氏子再能真能做到名副其实,那对于你我来说,又是一桩功劳啊。”

  两人相对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