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救孙策偶提小建议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锡就开始默默计算,孙策要崛起,还得两三年,自己这段时间,一定要将庐江郡搞定才行。

  庐江郡孙策到时候是要来攻的,但如果主人换成自己,他怕是就不好动手了。

  而且到时候孙策还不能脱离袁术的掌控,袁术要孙策来打,孙策又不能来,矛盾就出来了,这个倒是可以做一些文章。

  杨锡结盟孙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刘表把袁术从荆州赶走,那就有空南下对付自己。要是袁术占据了丹阳和庐江,那自己就腹背受敌。

  不如给袁术培养一个对手。但这个对手,要有所控制,不能太强大。

  孙策离开后,杨锡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丹阳地图,开始选择位置。

  看到地图,杨锡瞬间不淡定了。

  只见丹阳郡内,有一条河流,支流有十来条,从芜湖县西北处注入长江。

  如果在这个地方建港,水流交通非常便利,可上溯到泾县等多个县,并且长江的北岸,近距离内也有好几个县。

  “好吧,就这里了,我要在这里建一个大港,后续再在这里建一个城池,坚不可摧的大城。我都插在丹阳、九江和庐江郡之间。这里是个大交汇点。”

  这个地方之前没有人看中,是因为此时的水上交通还不够发达,造船技术不行。

  杨锡决定,即刻领兵启程,去丹阳见吴景,打声招呼就开始建港了。

  其实别看杨锡建立的这些港口,对外宣称是一个集市船港,实质上,不就是一座城,一个战略基地。

  感恩节过后,杨锡准备就绪,于是着黄忠领兵三千,另带工匠工人三千人,长江号领辰河船十艘,组成船队,带足粮草工具,出发往丹阳。

  其实彭泽港到芜湖这一段长江航道,满打满算不到三百公里,一天就到,算是很近的了。

  杨锡从辰河港出发,也就花了两天时间,早前孙策半月前就已经跟吴景打好招呼了,所以杨锡过来,选好地址,甚至都没有见到吴景,只是将买地的银子,交接给吴景的下官,就开始建设。

  黄忠领的三千兵,当然不能看着,六千多人同时开工,也算是一个大工程。

  杨锡又领三狗派了一些特务,进入丹阳和对面的庐江,建立特务站,以备不时之需。

  辰河商会目前发展这么大,在丹阳、庐江和九江郡,自然是有不少会员单位的,这些会员单位一听说辰河商会在此地建港,顿时大喜过望。

  以后他们的入货就更加方便了,时间成本不知道减少多少。

  于是每日都有许多会员过来与拜见杨锡,商谈在港口租赁之事,杨锡都一一接待,不厌其烦。

  杨锡为何如此做,是因为他带了田琪的弟弟田聪过来,准备等港口建成之后,让其做主管。

  田聪如今已经十七岁,是杨锡的第一批学生,学了十年,加上他的大脑开发度也有10%的数值,接受了十年杨锡的教育,对于此时的人来说,相当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田家是典型的杨锡带动起来的资本家族,此外还有许家的许虎和许豹,都身居辰河商会要职。董才一家两兄弟,冠溪家三个,都混的风生水起。就连开船的八斤一家,目前都有头有脸,在鄂县中有些地位了。

  到了十一月,港口建成,杨锡取名清河港,因为这个港口就建在后世大约是清河的位置。

  不过两千年水土流失和冲积,后世的清河,已经不是好的航道,但现在还行。

  清河港建成,庐江传来让杨锡头疼的事情。袁术缺粮,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三万石。陆康是大汉忠臣,怎会理会袁术,于是闭门不理。

  杨锡记得,后来袁术派了孙策攻打陆康的,这事自己说不得要插一杠子了。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