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各方动作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操练,平时还能耕作棉花,自给自足,几年下来,竟然有精兵六千,两个营了。

  杨锡早命其暂听庞统号令,第一步出山,是先败黄祖,拿下西陵。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南北相加,再算上台岛和船卫,辰河商会如今已经带甲十多万了。

  二月初,杨锡大军差不多两万,抵达合肥,右路军太史慈兵九千,抵达历阳,形成两路大军夹攻之势。

  镇守历阳的纪灵听闻太史慈才九千人马,遂领城中军马五千,出城来战,与太史慈两军对峙。

  两员大将互通姓名,也懒得派什么先锋试探,直接主将先比斗一阵。

  太史慈早听过纪灵大名,因公子常说,袁术营中,唯有一人可当得大将,那就是纪灵,是以太史慈早想与纪灵一战,一决高下。

  纪灵也听说太史慈斩华雄之名,两人约住本方兵马,只是单打独斗,斗五十合竟然不分胜负。

  纪灵使一口三尖刀,凶险异常,太史慈弃弓不用,只使长枪,两人武力不分上下。

  太史慈此时的身体机能已经达到了98,这几年虽然领兵在外,但杨锡交给他的训练方式,一点都没有落下,这也是杨锡敢命他一人去拿历阳的原因。

  杨锡给太史慈的任务并不是拿下历阳,还是以为虚兵,佯攻历阳,牵制袁术的一半兵马。

  若纪灵出战则战之,若不出战则扎营据守,并不主动攻城。

  有九千兵马,加上堡垒舰队在长江中每日巡游,纪灵定然也不敢分兵再来救合肥。

  战八十合,历阳兵马中传出收兵之声,于是两人约好饭后再战。

  袁术在寿春收到张勋在合肥发来的书信,心下已然麻木,只命张勋死守合肥,不许出战。

  长史杨弘道:“主公还可修书一封与孙策,请其从广陵出兵来援,以解困局。”

  袁术道:“先有之前之事,孙策可还愿意出兵相助?”

  杨弘道:“所谓唇亡齿寒,若杨锡得了九江,便与孙策的广陵相邻,孙策自然是愿意有主公在左,替其抵挡杨锡来势的。”

  “唉!也只好如此了,对了,怎么没有收到汝南的战报。”

  “就在这一二日了,主公不用担心,曹操有张绣之患,必不能尽全力,若孙香全力据守,还是有相当的希望。”

  再说孙策得了书信,聚众商议,帐下大将谋士云集,却也有些气候。

  鲁肃道:“杨锡势大,又有兴师理由,袁术怕是难以阻挡,就算主公救援也无济于事啊。再者袁术横征暴敛,消耗民力,此时只怕九江百姓,正期待杨锡兴师。”

  孙策道:“子敬之语,正中要害,若袁术为仁义之人,则还有救,但不救,则我几无任何屏障,杨锡若挥兵东进,何以抵挡?”

  周瑜道:“眼下已然没有任何退路,进则还有一丝机会,退则永无存身之地。”

  “如何进?”

  周瑜道:“吴郡、丹阳为主公根基,必不可失,若挥军渡江去直接救援袁术,会稽王朗,与会稽上虞杨锡留守精兵,必渡浙水北上,取主公根基之地,此事却万万不能,但若主公只是挥兵西进,去取芜湖等地,或许还能牵制一部分九江兵马,退还可守吴郡。”

  孙策算算,此时自己手中有兵三万余,吴郡两万,广陵一万,若只留一万守吴郡,以防会稽王朗,则还能抽出一万,进攻丹阳。

  黄忠此时守军就有九千,加上水军支援,却也不好打。

  周瑜道:“主公却不用真攻芜湖,只是做出姿态,引杨锡调九江兵马来援,若能调动一支兵马,也能缓解袁术一些压力。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却要看天意了,在绝对实力面前,其他算计,都是多余。”

  孙策听了周瑜之言,深感无力。

  杨锡坐拥数百万百姓之力,更是富可敌国,他吴郡才几十万人口,且军备无可相比。

  他是亲身到过辰河城的,那繁华景象,当世绝无仅有。

  周瑜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因为人如果没有做到那一步,哪里能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

  杨锡之所以没有给孙策周瑜太大压力,对于他们一直采取怀柔政策,就是怕他们在绝大的压力之下,奋起反抗,反而搅乱自己的布局。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