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北方对策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

  这一条足足半个小时,然后是各项经济指标、地盘开拓流程、铁轨等各项基础建设数量,非常详细,因这些在辰河报纸中,几乎每期都有报道。

  比如今年鄂县新修水渠多少条,多少公里,报纸上都会在完工时进行报告陈说。

  这不可能作假,作假十几年,每十天一次,那这得多高难度,在场所有人,皆不认为天下有如此荒谬之事。

  陈述到地盘这一块时,众人看到,杨锡竟然用一条铁轨和粗盐,换到一个巨大岛屿,此事也算离奇。

  再陈述至军队这一块时,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首先常备陆军十八万,这一点就已然难以接受,结果又看到一条,去年年底征新兵十万,这是什么意思。

  说到这条,连荀彧都站出来道:“敢问文和,这年底征兵十万,按照辰河商会的速度,正月底,新兵十万就应该全部训练完毕,报纸上说是用于驻守海外武昌海峡,这万一是幌子,海峡乃子虚乌有之事,又当如何?”

  贾诩道:“此点本应从后面的大学篇讲解,但文若既问,诩便先做说明。请大家翻开辰河商会七所大学之去年新增课程课本,便是那本名为《地理》之书。”

  众人陆陆续续找出一本名为《地理》的书籍,翻开里面,却是一些地图,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个部分。

  贾诩道:“据说这本《地理》教材,耗辰河商会精英上万人,从大汉各地,海外番邦,各地勘测五年之久所得。请看中国地理部分,有图一百三十二张,囊括天下所有州郡地形,比任何已知地图都详尽,且有名为青藏等等未探测地图,辰河商会皆探测完毕。若此书只有一本,应为行军至宝,但如今辰河商会,批量刊印,并无隐瞒,书店即可购得此书,竟然只需辰河钱一元,可见其内文化何其开放。”

  贾诩说着,对面六十二人极其认真,并有交头接耳,有些文职,开始请教武将,因有些地方,他们却没有见过原有的地形图,一番交流之后,皆赞叹得无以复加。

  这本地理,杨锡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上万人有些夸张,三千人是有的,主要是将一千多年前的地图,与自己所能查阅的后世地图做一番印证和修改。

  其实也就一些河流改道,湖泊大小变化的问题。

  再看世界地图时,贾诩继续解释道:“第二部分,世界地图,各位有没有震撼,天下据说有七大洲,我大汉,竟然只是在七大洲中亚洲之东,被称为东亚。”

  众人看着世界地图,都眼冒金星,幸亏没有人将这地图绘制成一副图,然后卷起来两边对接,要不然,会发现这地图两个尾端连接起来,竟然吻合。

  联接起来,世界就是圆的了。

  贾诩继续道:“请诸位看,世界地图第十二张,此处为交州往下数千里处,为武昌岛和武昌海峡,目前为辰河商会占领地,从地图上看,被称为南亚次大陆的大陆上,形成一个阿米尔帝国,人口八百万,军队五十万,乃一穷兵黩武之国,并懂得造船等先进技术,辰河商会所征之新兵,便是驻守此海峡了。”

  曹操做在上首,也在翻阅着,仿若一个小学生。

  至此处,曹操点头道:“《地理》此书,不仅附图,且讲述各地气候、产物、人口、国家等状况,可称旷世奇书,若此书真为杨锡一人所做,其不愧为旷世奇才啊。”

  荀彧道:“主公文韬武略,并不逊色于他。”

  曹操摆手道:“却有不及,不过既然其公开其所得,我若依文和之言,师夷长技以自强,却也能迎头赶上,我有诸位文武,齐心戮力,何愁天下不定,文和,请继续!”

  接下来,贾诩又开始讲解内政、学校等等成就,此次讨论足足耗时三日,史称北方对策。

  第二日,由郭嘉开始讲解,贾诩为辅,第三日,则又轮到贾诩。

  研讨会完毕,众志成城,曹操宣布,改革开始,并奏请天子,设立两个新官职,贾诩为改制令,郭嘉为持节令。

  改制令负责全权制度改革,持节令负责与辰河商会对接,不惜一切代价,购买或换取技术。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