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亚洲象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秋收过,天下无战事。

  大鲜卑城蒸蒸日上,苏大贯彻着杨锡的规划,一丝不苟,有不少小部族迁入城中定居。苏大不强行将其打散,而是将大量游牧人口转化为定居人口,引河水开良田,以备来年种植小麦等作物。

  治安方面,苏大成立治安局,以阙机为局长,招纳各族精壮,只要愿意在大鲜卑城定居登记者,皆可报名,按照《辰河法典》登记县民,施行平等管理。

  水渠所至之处,皆成辰河商会地域,这是杨锡效仿美国西部大开发时的圈地运动,在施行圈地。

  为了保护水渠,防止敌对部族骚扰发展,水渠所至之处,皆修筑堡垒。这堡垒却不是普通夯土堡垒,而是水泥砖墙,杨锡命名为碉堡。

  至十月,大鲜卑城外各方,水渠长度累计百里,覆盖良田几十平方公里,并有堡垒三十七座,每个碉堡中驻军一百五十人,由新任副司令甘宁统一调度。

  徐州,下邳城建设也如火如荼,杨锡忙里忙外,庞统拔掉加尔各答船坞的消息传回来,让杨锡放心了不少。

  还有一件事,让杨锡极为开心,那就是武昌海峡总督田聪回来,船队完成了一项杨锡交与的任务。

  早在几年前,田聪出海时,杨锡便让其搜集大象,不管大小,最好是一个象群,全部抓捕。

  还好此时的化学发展,也到了一定程度,搞一些麻药给大象吃吃,再加以许多绳索工具抓捕,也就搞定了。

  田聪回来,给杨锡带回了七百八十二头大象,这是一个恐怖数字。而且杨锡要求,所有大象都不允许毁掉象牙,后来杨锡干脆将象牙定为禁止贩卖物品,这也算提早保护后世快要绝种的亚洲象。

  杨锡将象群放在上海城以西,开辟了一个巨大的象群基地,以供大象栖息。

  田聪带回来的东南亚象群,属于古代印度亚洲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一般由一只雌象率领一群十几头,多者大几十头,无固定栖地。

  此时大汉境内也有大象,不过体型偏小,数量也不多,大部分在益州,杨锡就不想了。

  象群都由母象与小象组成,至于公象,一般十多岁就会离开象群,变成单身汉。

  亚洲象视觉较差(主要是由于象的睫毛比较长所以影响视力),嗅、听觉灵敏,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亚洲象的智商很高,性情也温顺憨厚,非常容易驯化。杨锡准备要训练一支象兵部队,是以还特意让田聪高薪聘请了那边的土著,回来教导驯化。

  一只亚洲象的寿命一般是七十至八十年,比此时人的寿命高出一大截。关键皮厚脂肪厚,刀枪不入啊,其皮厚度最少五公分以上,皮内又有五公分以上的脂肪层,连猎枪爆头都不能穿透,可见其恐怖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