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2章 膨胀的公孙康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等于统一塞外?

  “诸位,今杨锡亲赴塞外,吞并东部鲜卑、击碎乌桓王,有席卷塞北,虎视幽州之势,如之奈何?”曹操直接发问。

  众人看着塞外地图,其上人口、民族、势力的军队分布,一目了然。

  郭嘉道:“主公可谴一使者往说轲比能,让其归顺朝廷,此番轲比能必应,只需轲比能与步度根互为救应,必能阻挡杨锡脚步。”

  “然轲比能桀骜,若是不愿依附又当如何?”曹操担心轲比能不愿意归附朝廷。

  “此前不愿归附,因其实力足以震慑左右,今杨锡比之更为强大,大有西进吞并之意,轲比能必能审时度势,至少需要暂时依附。主公可请旨,承认其中部鲜卑王位,又加其为将军,必可暂时让其依附朝廷。主公再谴一上将,屯兵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四郡,谨守塞关,让杨锡不得内犯,北方可暂时稳定。”郭嘉又补充。

  贾诩道:“此为权宜之计,主公还需尽快修筑铁轨,连通四郡与冀州,那时大军可自由上下,幽州无忧。”

  曹操也没想到,世事变化实在太快,刚得知公孙康率兵攻破高句丽,得人口数十万,并建制高丽郡,军马几增至十二万,又得知杨锡吞并东部鲜卑,击破乌桓余部,军马增至十余万。

  这两人都是不服朝廷管制,公孙康直接将曹操授予的爵位,当礼物赠送给其弟公孙恭,这就太无耻了。

  曹操想起来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挥军去取辽东。

  但公孙康真不好惹,于是曹操听郭嘉建议,暂不动兵,杨锡与公孙康,久必生龌龊。且公孙康收留了袁尚和袁熙,这两人久在上位,忽然要二人去做公孙康部将,定会生出异心,到时候会发生何事,还真不好说。

  不得不说曹操这一屋子谋士,真是集汉末智慧于一处,所算所想,竟是八九不离十。

  按照原本历史走向,公孙康主动杀袁尚袁熙二人,但那是因为原本历史上,公孙康远没有如今强大。

  公孙康因畏惧曹操对自己动兵,是以杀袁尚袁熙,但此时公孙康拥兵十几万,尽得高句丽粮仓、兵马,又富足有强大,是以开始膨胀了。

  丸都山城(或丸都城、丸都),是高句丽此时都城,第一个都城此时已不用。丸都城坐落在吉林集安西面的丸都山上。

  丸都城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城垣外临陡峭的绝壁,内抱较为平缓的坡地,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形如簸萁状。

  原本这城易守难攻,但就是这种城池,都被公孙康亲自领兵攻破,公孙康岂能不骄傲。

  但袁尚和袁熙却怨气极深,因公孙康攻打丸都,却用自己二人带来的万余兵马做炮灰,死伤三四千,才冲入丸都。

  拿下高句丽,公孙康大宴群将,唯袁尚袁熙兄弟二人不喜。

  宴后,兄弟二人商议。

  “二哥,弟提议,不若你我兄弟,领本部兵马,西投杨锡,据说杨锡有侠名,必不至于如此待你我。”袁尚比袁熙要年幼,说话的是袁尚。

  袁熙道:“三弟,杨锡只为一贼寇,早晚消亡,却不是好去处啊。”

  “二哥,这回你却错了,我观公孙康对你我兄弟已然有了杀心。公孙康为何不杀你我,因我兄弟二人有兵马在手,尚需稳定我部。今我兵马损失不小,据说其稳定高句丽后,又要出兵东征盖马大山以东的东沃沮、东濊(hui)二部落,怕是你我剩余的兵马亦会不保。兵马一失,那时便是狡兔死,走狗烹之结局。”

  袁熙细细考虑,不得不说,真就是如此,于是两人一同写信于杨锡,命手下送信去往辽西塞外。

  但二人举动,却全在公孙康掌控之内,公孙康将二人信使捉了,得知了二人阴谋,如此一来,连杨锡也直接躺枪。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