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混战启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着急。

  反正襄阳城高粮多,襄阳的城墙,可不是其他县城,没这么容易轰垮。

  而且现在曹操军强马壮,杨锡一旦攻城,曹操内外掩杀,也不怕杨锡讨得便宜。

  曹操不急,他在等,等刘备和孙权消息。

  若这二人出兵,杨锡必会心乱,到时候或许有可乘之机。

  曹操猜错了,此刻心乱的,不会是杨锡,而是交州和益州两个集团。

  刘备与众人商议,要不要出兵,遭到蜀中诸人反对。

  这跟诸葛亮出岐山一样,蜀中之人,究竟想凭着天险,保守蜀中,不想外图发展。

  但是诸葛亮、法正与武将魏延等皆认为,杨锡势大,更甚曹操,此时不趁机削弱其实力,怕以后再也无人能够抗衡。

  于是刘备决定出兵,出兵之前,自然是先要沟通交州,若双方约定一起出兵,则大事可定,无后顾之忧。

  刘备写信给孙权,请孙权出兵会稽,互为犄角。

  却说周瑜得了杨锡寄过来的信笺,乍一看时,大吃一惊。

  但随后想想,此事却不能公之于众,这是铁证,想不到孙权竟然如此城府,十多岁,便已然深谙权术之争。

  周瑜虽气不过孙权,但转念又想,孙策已经去世多年,今交州发展迅速,坐拥两州之地,兵马几至二十万,若稳定发展,他日也能算一方诸侯。

  一旦自己因此事与孙权起了裂痕,许多军中跟随孙策老将,将出现波动,说不定会引起兵变。

  周瑜装作气定神闲,恰此时,杨锡出兵南郡,刘备欲约定伐杨消息传入周瑜耳中。

  孙权传召周瑜等人议事,问计如何,武将们皆跃跃欲试,只有鲁肃与周瑜不言语。

  鲁肃道:“今杨锡赠送之中南铁轨正处于修建之中,一旦战事开启,此项目必搁浅。还有,肃总以为,杨锡没有如此简单,其明知会遇夹击,却还敢提兵去犯,必有目的。”

  孙权道:“不管杨锡有何阴谋,此次却是千载难逢之机,合三方之力,上下出击,方能有可能击败杨锡,否则不出几年,其必然形成席卷之势。”

  不知道为什么,周瑜忽然对这个主公,有了一丝厌恶,但表面上,周瑜却不能有任何异样。

  “主公,今我满算也就二十万兵马,还有数万在益州。能动者不过十三四万。若出兵北上,定是走会稽郡。杨锡于中南州南部的武昌海峡,便有并五六万,伊洛瓦底江有兵十余万,南海岛有五万,台岛又有五万,若此四地倾巢而来,试问如何抵挡?更不要说屯兵会稽、吴郡、丹阳三郡的黄忠战区兵马五六万。杨锡不用动北方一兵一卒,便已然对我交州形成绝对压制,这一切,早在杨锡计算之中。”

  孙权一听,就知道周瑜不赞成此时出兵了,但孙权与周瑜心态不同。

  “战事不在兵多,他杨锡在外围布置了许多兵马,估计诸侯其实看重者,乃其腹地人口以及财富吧。只要北上取得会稽、吴郡、丹阳,他杨锡必如笼中之鸟,数百万人口损失,就算我交州丢与杨锡,他亦是首尾不能照顾。”

  周瑜作为将领,可以安于一隅,孙权作为霸主,却不甘心被别人做成肉夹馍里面的肉。

  孙权更不甘心,其对权力的欲望,旁人难以想象。

  尽管周瑜反对,孙权还是一意孤行,坚持要出兵北上。

  北上路线有三条,第一条是走荆南西京古道,从交州至桂阳郡,此路上杨锡命荆南名将邢道荣镇守。邢道荣如今论资历,也熬到了团长位置,领一万兵马镇守此路,孙权不敢想。

  第二条路,是梅关古道,从交州翻过南岭至豫章郡大余县,由王獒部将王仓镇守。此时豫章郡,已然全部并入了辰河商会,王仓也领辰河商会军衔,并无二心,孙权又望而却步。

  只有第三条路,有无限可能。

  那便是领军至东边,交州与会稽相连之地,孙权可走陆路入会稽,可走水路沿海上东冶城或上海城任何一处登陆作战。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