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最后的安息帝国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此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成功。

  他当然不知道,杨锡如今武力,连吕布都稍逊一分,别说是马忠这种货色。

  关于孙静之事,曹操问计群臣,陈群等人建议,不需理会杨锡书信,至于书信中言提兵五十万取许都,他们认为此事暂时不可能。

  而以贾诩为首的一些人,则认为可利用此事,加深杨锡与孙权之间矛盾。但主动把孙静送往辰河城,却又不可能。

  最后,曹操决定驱逐孙静,让其自行离去。

  孙静离去,定然是要去蜀中的,但去蜀中的路,却不好走。

  孙静单枪匹马,只带了家小,雇了二三十人的车队,曹操就不相信,路上会一点事都不出。

  曹操暗地里将孙静出行消息,告知辰河商会,并且言明,若是孙静半路出事,与朝廷无关,朝廷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这曹操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却说南郡总督赖皮得了曹方传出消息,早请许都周伟密切关注。

  孙静离开邺城,走陆路过南阳郡入汉中,周伟早将此事报于赖皮。

  赖皮命南郡治安扮成行商,于南郡半路截住孙静,将其与家小皆带回了南郡。

  同时被赖皮俘获的,还有孙静的三个儿子。

  孙静有五子,大儿孙暠在孙权与黄忠之战中被杀,二子孙瑜如今在孙权营中。赖皮此次抓获的,为其小的三个儿子。

  这三子,皆参与了刺杀杨锡计划,量刑肯定不会轻的。

  孙静一家被押解至辰河城,孙权大急,其堂兄孙瑜请命,欲领军马东出益州,来解救其父,被牂牁郡众人拦住。

  九月,孙静本人与其第三子孙皎,第四子孙奂,第五子孙谦因谋杀辰河区最高首脑罪,被处以绞刑。

  同时被处以极刑的,还有马忠。

  其实这些事情,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只是小事。

  在中亚,安息帝国已然不复存在,这才是大事。

  安息帝国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帕提亚帝国,是亚洲西部伊朗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帝国。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为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亚欧四大强国之一。

  但此时的大国,面临的压力也的确太大,南有阿米尔,西有佐夫罗马,北有来自莱茵河的战斗民族,这三面皆有新型帝国出现,三面夹击之下,安息帝国土崩瓦解。

  如此一来,南边的阿米尔帝国,便直接与西域国接壤了,中间只隔了一个大宛。

  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八十个,人口有五六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之国,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

  大宛位置在帕米尔高原西部,其地广袤,阿米尔帝国进至大宛时,大宛东向马超求救,马超问计于国师周不疑。

  周不疑道:“据说阿米尔帝国拥兵五六十万,口过千万,大王若要与其争锋,此时怕是力有未逮。且大王还要面临来自凉州曹操兵马压力,若说出兵支援,那是不可能之事。我这里却有一条好计,大王可斟酌斟酌。”

  马超赶紧追问,周不疑道:“大王可于葱岭群山之口,设立逃难所,凡大宛之民,若有因战乱东逃者,皆施以住所饭食,好好安抚,大宛之民若受不住战乱之苦,必东逃至我西域国。大王只需陈兵数万于葱岭要道,使阿米尔国大军不得入我西域国便可。”

  于是马超从周不疑之计,命人于葱岭要道设立救难所,却不直接出兵助大宛。

  这只是中亚争夺战一角而已,大宛国往西北,康居国之西,咸海地域,被来自西伯利亚的莱茵帝国霸占,成为其饮马之地。

  至于再往西的世界最大湖泊里海,亚洲与欧洲的交界海,则被佐夫罗马帝国掌控。

  从大格局看,仿佛抢掠地盘,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题。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