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停战协定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世界形势,辰河人都有了解,但要说他们万里迢迢,竟然联合出兵来攻击大汉天下,却谁也不会如此想。

  “我们发展太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要紧,他们联军全面到达,差不多要半年,我们要对付的,可不是全部。你只要负责造好武器就行,人力物力,兵工部的申请至财务部,可优先获得通过,我会启动战时状态!”

  “好!保证完成任务!”

  离开兵工厂,杨锡便通报全国,并通过报纸发布了全国******。

  ******发出,天下震动。

  不只辰河国震动,便是整个天下,都一时间陷入了战争迷雾之中。

  曹操收到后,也是大惊,根据杨锡的说法,那是两百多万大军,共击汉土,谁也跑不了。

  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曹操立即去信杨锡,以期了解。杨锡并不隐瞒,将七国部署细细告诉了曹魏集团。

  曹操收到回讯,立即派出人手,出玉门关,往西求证。

  却说马超收到消息,最为震动,据说有一百二十万大军,自安息帝国过来,进入大汉,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西域国。

  马超直接懵了,不知如何是好,赶紧聚文武议事。

  西域面临的,可是一百二十万大军,这规模,便是华夏数千年,也未进行过如此大战。

  西域多数文官建议东撤,有些人甚至暗暗动了逃跑的心思。

  毕竟西域国再怎么样,也不如自己小命重要。

  马超只得问计国师周不疑。

  周不疑道:“大王可先遣人西出葱岭,入阿米尔占领的大宛,查探真相,并建立情报站,随时向东传递消息。然后派人入许都与辰河城,向魏国与辰河国求助。曹操虽与大王对立,但西域有失,魏国定不能守,唇亡齿寒之理,曹操定能理解。至于辰河国,若能出兵,则自然是好事,但据我估计,此事若属实,辰河国也不可能出兵援助我国。毕竟辰河国要面临的,乃是伏尔加帝国、阿米尔帝国、米多共和国共九十万兵马,自顾不暇。”

  马超摇头道:“我马超面对任何大敌,从无畏惧,但如今四国来袭,共一百二十万兵马。我西域国即便全力征兵,也最多将兵力增至二十万。他曹操,又能有多少兵马来援?此战却极其不易啊。”

  连马超自己想着都心寒了,周不疑只得又分析道:“大王,此战兵力相差悬殊,但有一点。四国兵马号称一百二十万,战线却超过万里之长,如此长之补给线,这其中,至少需要三四十万人负责粮草运输。若魏国能出兵三十万来助,我西域国顶住压力,不出半年,其军自退!”

  周不疑这分析,给西域集团倒是提升了一点点信心。

  于是,马超一面开始募兵,一面去信辰河国与魏国,求取援军。

  曹操接到马超之信,暂时未给回复,此等大事,怎可能如此快便做出决断。毕竟去往安息的探子,还没有传回消息,连七国来袭之事,尚未定论。

  但杨锡收到求援信之后,却答应六月会派遣一支部队增援,但杨锡却没有言明部队多少人马,而是附上了一份战时国内停战协定,请西域国国主马超签字。

  辰河国的战时国内停战协定,乃是请西域国、魏国、辰河国在外敌入侵期间,不可互相动兵,团结一致,共据外敌。

  马超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签了,而曹操收到杨锡的协定后,也并未考虑多久。

  曹操是何许人也?其怎可能不知道,若是七国入侵属实,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整个大汉天下,面临着亡族灭种之危机。

  曹操奇怪的是,停战协定,竟然并未将益州的两家,列入其中。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