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9章 再次联盟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二十二年,为大汉天下空前极盛,大汉天子却极其无奈。

  曹操也不顾及其感受,除了不允许其出宫,限制其与大臣接触之外,竟在宫中订了报纸,什么《辰河十日报》、《辰河商报》、《大魏报》等等数十种报纸,献帝与其后宫皆可随时阅览。

  献帝刘协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后宫许多宫人,皆成时尚达人。曹操也不小气,宫中一应用度,倒是齐全。

  自红薯、土豆等传入北方后,曹操军屯获得巨大收获,几年不打仗,国库充盈,他不差钱。

  这水深火热的三国时代,竟成了千古盛世,这一切归功于杨锡。

  刘协手持一份报纸,透过景福殿的檐角望向南方。

  “武陵长江大桥,似这报纸上描述,说是八个桥墩已成其四,真想见见其真面貌。不知朕有生之年,能否得见我大汉之盛况。”

  汉帝刘协目光迷离,透着无奈的喃喃说着,旁边一宫装女子走近几步道:“皇上却不用忧心,如今大汉北方天下在魏王治理之下,亦不输南方,正迎头赶上,据说魏王正在筹建黄河大桥,其承建方乃信阳实业公司,技术层面无须担心。”

  这女子,正是当今大汉皇后曹节,曹操次女。曹节乃奉守伦理之传统女性,与其父有着不同的本性,她是一个性格柔弱之人,嫁给刘协之际就已经完全站在丈夫一边了。

  曹操有曹宪、曹节、曹华三个女儿,皆送与汉帝刘协,这曹节最为得体,献帝也很是满意。

  演义上说献帝柔弱,无能为,其实谬误,真正史书记载,刘协与曹操的关系绝非是简单地利用与被利用、胁迫与被胁迫的关系,而更近似于一种合作关系。

  在汉献帝的朝廷之中,并非全部都是隶属于曹操的嫡系势力,也有很多听命于自己的大臣。时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归汉,依旧怀有着强烈的拥护汉朝廷恢复天下一统、实现汉室中兴的志向和愿望,因此,他们奔着拥护汉献帝的目的才来到曹操的帐下,表面上是作为曹操谋士协助他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实际上是代表汉献帝与曹操合作。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荀彧。正是因为汉献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来到许昌,一时间人才济济,这给曹操集团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汉献帝离不了曹操,曹操也离不了汉献帝,如果没有汉献帝,就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曹操。

  献帝其实心怀天下,汉献帝最后退位,并非是在逼迫下做出的无奈之举,而是顺应形势、为保护黎民苍生免受战火屠戮而主动做出的选择。

  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之时,乃曹操去世后,本依附于曹操的各派势力一时间失去主心骨,便由原本的团结走向分裂,曹丕弟曹彰占着地利之机回洛阳欲夺取魏王之位,而屯聚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