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朱元璋嫌弃李进,胡惟庸想当县令!_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的样子。

  如果有机会,胡惟庸觉得自己应该争取一下这个县令的位置。

  胡惟庸是属于淮西集团的一员,他同样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批人。

  按理说胡惟庸早就应该跟着淮西集团一起飞黄腾达,但是现在却只是落得一个光禄大夫四品衔的官职。

  当初朱元璋就很看重胡惟庸此人,觉得他机敏能干,是个得力干将。

  朱元璋扫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就打算把小明王给接到应天城,把这个任务朱元璋就交给了胡惟庸。

  结果小明王在半路上就被淹死了,这件事情自然就是胡惟庸的杰作。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并不想让小明王真的活着去到金陵,于是就安排人在太湖上,将小明王的船只故意凿沉。

  将小明王的死营造出意外事故。

  不过朱元璋的心理又岂是别人能够揣摩的,即便胡惟庸揣摩的是对的,朱元璋也不可能表现出来。

  胡惟庸自作聪明,觉得能凭此飞黄腾达,但是却整整五年没有升迁。

  开国之初,胡惟庸就是四品官员衔。

  到了现在洪武四年,胡惟庸仍旧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提拔。

  胡惟庸心中不忿,去找恩师李善长,却被李善长直接骂了一句。

  何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胡惟庸恍然大悟,这句话说的是曹操与杨修的典故。

  李善长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不要去自作聪明,要不然就是下一个杨修。

  胡惟庸为此韬光养晦四年。

  如今,胡惟庸仿佛再次看到机会,上沪县就是自己的机会。

  虽然上沪县县令只有八品,但是只要简在帝心,即便是再低的品衔,也会被皇上快速拔升。

  宰相府。

  早朝结束后,胡惟庸就亲自前往李善长的府邸,拜会自己的恩师。

  在这收敛锋芒的几年里,胡惟庸虽然才华不显,但是对于李善长的关系,却是从未怠慢过。

  逢年过节,胡惟庸绝对是最积极向李善长拜见的那人。

  李善长对于胡惟庸也是极为赏识,聪明能干,还知道孝敬恩师。

  虽然如今看似没落,但是熟知朱元璋品性的李善长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朱元璋对胡惟庸的磨砺。

  “惟庸拜见恩师!”

  胡惟庸见到李善长,就直接师生礼参拜,给足了李善长面子。

  李善长将胡惟庸扶起后,开口问道:

  “你平时韬光养晦,今日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胡惟庸哈哈一笑,说道: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恩师,不知恩师对李进还有上沪县怎么看?”

  李善长看了胡惟庸一眼,眼神中满是赞赏。

  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机敏,没想到这短短时间,他就能看到问题的关键。

  “李进我不熟悉,只是听说是凤阳人,也算是咱们淮西人。”

  “上沪县我也是刚刚上心,还没有开始调查,你对这些有兴趣?”

  “不满恩师,学生想要求取上沪县县令之职,求恩师成全?”

  胡惟庸也不藏着掖着,既然看到机会,那就要全力争取。

  他认定上沪县不简单,与其在朝中默默无闻,不如去上沪县搏一把。

  李善长轻轻捋了捋胡须,认真的看了一眼胡惟庸,点头道: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助你一臂之力。”

  “今天我就去求上位,能让你担任上沪县县令。”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