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48 说好的倾家荡产呢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

  苏联疯狂搞军事科技,最终把整个国家经济都玩崩溃了。

  谢凯自然知道财政部什么态度,回来就找龙耀华他们,就是没有指望财政部能支持这样的交易。

  100亿卢布,可是400多亿软妹币。

  问财政部要,还不如要了财政部那些大佬们的命。

  “首长,除了组织大批量轻工业产品需要的资金,负担并不是太多。供应苏联的产品,可以为国内轻工业领域带来更大市场,带动更多的生产……”

  只要说到钱,汪贵林就极其不满。

  这次要上百亿美元,整个404全部资金都没这么多,从哪里去调集这么一大笔钱?

  见谢凯说的轻松,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从国内组织轻工业产品,不需要投入成本?这么庞大的资金,每年得组织多少产品?”

  谢凯见大佬们反应激烈,连说倾家荡产的郑宇成也沉默不语。

  按照老家伙的性格,会不顾一切阻拦拍着桌子说必须搞回来。

  现在他不说话,可见这么大数额的在老家伙眼中,也是还不起的。

  谢凯这会没再说钱的事,转而问大佬们:“首长们,对苏联人的安-124大家有什么想法?苏联最大的飞机不是安-124,而是安-225,最大起飞重量640吨,体型比安-124还要庞大……从巴黎到乌克兰,我乘坐那飞机过去的。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制造工厂里,也看到了那一架尚未生产完工的安-225。”

  他突然又把话题拉回安-124跟安-225,大佬们不由疑惑。

  “国内航空制造实力,差得太远。只有引进安-22的生产技术,才能加快国内发展,缩短跟国际技术的差距……”

  谢凯的话,所有人都清楚,可这需要砸入海量资金。

  资金,中国最缺的。

  军方拿不出来。

  财政部也不批如此庞大的资金来引进。

  从银行贷款?

  哪个银行敢贷款这么多?

  目前国内担心经济过热,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执行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贷款不容易。

  “那就引进安-22技术!”郑宇成说道。

  其他人都是这样的心思。

  完全可以只引进安-22,用于提升国内航空制造的实力。

  在没有经费情况下,全方位引进所有技术,并不合适。

  “只是安-22吗?基辅级航母虽然落后,对国内航母却有巨大作用,甚至对万吨大驱的设计,也有很大参考意义。苏联人在航母设计走的路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航母自身拥有非常强大防御能力跟进攻能力。西方航母需要庞大的护卫舰队,才能出海行动。对海军来说,苏联航母的发展模式是比较合适,也是比较节省经费的。”

  “那就引进他们的航母技术……”

  郑宇成有些底气不足了。

  引进安-22这样的战略飞机,再引进航母技术,已经占整个技术清单的大头了。

  “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呢?我们的防空导弹系统,不仅性能不足,系统也落后。我们虽然开发出了的飞盾-359,那不过是近程防御系统,目前正向中远程方向发展,没有任何经验,现在的研究进度大家都知道……”

  飞盾-359防空导弹系统要进一步发展,不容易。

  虽说有反击1号,反击2号的研发基础,可当年反击系列本来就没有成功,加上都是六十年代的技术,太落后,并且没有多大参考意义。

  苏联的萨姆-125,萨姆-200这样的防空导弹系统,虽然同样性能比较落后,却比国内先进了十多二十年。

  所有人沉默了。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