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宗教的故事_赛博剑仙铁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信众说:“是怜悯他的。”

  那位宗教领袖便说:“你去照样行吧。”

  在这一句注释之下,“邻人”是一种宗教色彩的隐喻。它不再意味着“空间上住得近的人”,而是“会对你产生同情心的人”。

  邻舍概念恰是超越“圈子”的远人之爱。撒玛利亚人被犹太人认为是血统污染的不洁群体,他们彼此互相歧视。

  毫无疑问,他扭曲了教义,用自己的意志,替代了千年的传统。

  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不外如是。

  在宗教的信仰之内,这位领袖应验了古老的预言,更新了最初的古代先知与神的契约,重新革新了信仰。从此,“不传外邦”的规定也被打破。

  而最初信仰这位神的游牧民族后裔,也因此憎恨这位宗教领袖。在他们的视野之中,这位宗教领袖是打碎他们瑰宝、将自己家族财产赠予外人的背叛者。

  因此,作为被罗马帝国统治的民族,他们向帝国举报,说这位宗教领袖自称“犹太人的王”,要带领自己的民族造反。

  罗马人的总督对这位领袖并无恶感,甚至给予了这位领袖公正的机会。

  但这位宗教领袖或许是对同族失望,或许也有着“流血自我始”的念头。

  这便是那个着名宗教故事的去神秘化版本。

  而在那之后,这位宗教领袖所改良的信仰,成为了帝国底层平民抱团的依据。

  无所依靠的人按照这种信仰,组织起彼此的力量。

  就算帝国一度对这些来自底层的教众挥刀,甚至用上了极度残忍的刑罚,也没有吓住那些底层。

  因为帝国的统治……

  已经足够残暴了。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