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 钱庄和纸币(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越小,最终会彻底消失。

  (李衍最早想实施的其实是金本位制,次之的选择是银本位制,可李衍的金和银都不够,而且李衍还知道宋国包括辽国、金国、西夏的金银都不怎么多,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使金本位制或是单使银本位制,都难以大范围推广,所以李衍只能选择不是太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等将来根据情况再逐渐向金本位制过度。

  但话又说回来,金银复本位制纵然有相对不稳定、混乱等毛病,可它也有其优点——由于是复本位,它的货币材料来源既可以是白银也可以是黄金,来源充足;当需要进行大额交易可以使用黄金,小额交易则可以使用白银,灵活方便;两种币材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更加方便与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既能同以金子为主要货币的欧洲国家进行金币贸易,又能同以银子为主要货币的亚洲国家进行银币交易。)

  乐浪、真番、济州、台湾四郡两百多家钱庄同一日挂牌,并当众用金币和银币置换纸币。

  汉城总庄当场就置换了一百万枚金币、一千万枚银币(相当于两千万贯。)

  一百万枚金币和一千万枚银币亮相的场面,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加上准备充分。

  再加上李衍一向的良好信誉。

  纸币就顺利发行了。

  当然,这种事,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另外需要大才根据形势来不断修正。

  总之,路还长。

  现阶段,帮李衍发行钱庄和纸币的有三人,分别是蒋敬、扈成及李应。

  不过,李衍对他们三人并不是很放心——以他们三人的才能干这件事,还有些勉强。

  后来,李衍研究交子时,想到了一个人——赵开。

  (宋朝其实早就有纸币了,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不过赵佶发现印交子来钱快,所以大量增发,结果不能兑现,导致交子大贬值,最终导致交子没落。)

  历史上,张浚以知枢密院宣抚川蜀,命赵开为随军转运使,在秦州设钱引务,在興州鼓铸铜钱。

  此后,赵开大量制造钱引(也是一种纸币,它属于交子的继任品),使钱引数量达到四千一百九十万緍(贯),超过限额大约三十三倍。

  不过,与赵佶不同的是,赵开虽然大量发行纸币,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赵开在四川发行钱引,增设银绢作为钱引的发行准备。官卖银绢,允许百姓用钱引购买银绢。百姓需要向官府缴纳各种税赋,赵开允许百姓采用钱引缴纳。因此,赵开采取的措施保证了钱引价值的稳定。

  从这些手段上,不难看出,赵开就是一个金融天才。

  而且,赵开还是一位理财能手,有“一跬步而能运百货,一咳唾而能济三军”的美誉。

  历史上,为了支撑川陕抗金战争,赵开绞尽脑汁,在不增加按土地和资产征课的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