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摆设(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论办事能力,比他爹蔡京就差得远了。

  而蔡攸也很反感童贯,觉得童贯倚老卖老,盛气凌人,所以他经常在赵佶面前说童贯的坏话。

  和诜常年在地方为官,对童贯与蔡攸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之见的龌龊哪里清楚?

  和诜觉得很委屈,觉得童贯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他大小也是这雄州的一把手,河北禁军的代表。

  其实,童贯这是在拿和诜撒气。

  一来,童贯气和诜等人将河北弄成这样,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二来,童贯一听说蔡攸担任副宣抚使就很生气,这不是明摆着是官家安排蔡攸来监视他嘛。

  让童贯更闹心的还在后面。

  会议一开始,种师道就表明自己对伐辽之战的态度,“今举军巡边,招纳燕京,恐怕不会轻而易得。现今辽国遭到女真人重创,这就好比邻居家遭到匪劫,咱们大宋不仅不去搭救,反而上前分抢其屋内之物,此非仁义之举。况且军队师出无名,恐有所失。”,顿了顿,种师道又道:“朝廷贸然用兵,强畀师道以都统制之职。师道唯有鞠躬尽瘁,以勤王事。倘获寸进,此乃社稷之灵,官家之福,师道不敢居以为功。如若事机不顺,稍有磋砣,责有攸归,师道亦不任其咎。今日开宗明义,师道当着诸将之面,把这话讲清楚了,免得将来再有后言。”

  种师道的意思是:“我不同意打这仗,不愿意当这个都统制,但你们非要让我领兵打,那我就尽力打,赢了,我不要功,输了,我也不担多余的责任,不给你们背黑锅,咱们谁的责任谁负。”

  童贯,包括赵佶,其实早知道种师道不赞成这场战争。

  但童贯没想到,种师道丝毫不给他、给朝廷留余地。

  童贯看了种师道一眼,冷冷地说:“今日之军事,官家既有成算,让你种师道出任都统,是希望用你的威名震慑辽军,仅此而已!事之成败,自有我与朝廷负责。”

  种师道冲其他将领道:“辽事成败,自有太师和朝廷负责,诸位可都听见了?”,然后看向童贯,又道:“师道正要修本上奏,太师说的这句话,师道要写在奏章里,请太师勿怪。”

  童贯道:“休要恁地麻烦,我来之前,官家让我们务必按照他所授御敌三策行事,你且拿去看罢。”

  说罢,童贯一挥手,自有人将赵佶御书的巡边三策拿给种师道看。

  种师道看罢,气势立即一弱,“原来官家根本就没想过打仗,要我当都统制,只是教我当个摆设罢了。”

  种师道已七十有二,比童贯还大三岁。

  虽然他固执的认为不该打这一战,但他还是准备尽全力打好这一战。

  不曾想,原来他想多了,这一战根本就不用打。

  种师道沉默了一会,道:“师道微名怎比得了太师,还请太师总领全军,让师道回西北。”

  童贯何尝不想总领全军,可童贯清楚的知道,赵佶是绝不会允许他亲自统兵的。

  所以,童贯道:“官家亲令,你种师道也敢推辞?”

  种师道沉默不语。

  童贯的政治手段是极为老辣的,很懂得趁机扩大战果。

  趁着对手种师道一蹶不振,童贯当即更改种师道之前的部署,宣布: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是东路军,即雄州驻军,目标是开进白沟河一带,由种师道负责,王禀将前军,杨惟中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

  另一路是西路军,即广信军驻军,目标是开进范村一带,由辛兴宗负责,杨可世、王渊将前军,姚平仲、焦安节将左军,刘光国、冀景将右军,曲奇、王育将后军,吴子厚、刘光世、宋江将选锋军,并听刘延庆节制。

  从童贯的部署来看,都统制种师道已经降到了跟刘延庆甚至是跟辛兴宗相同的地位,另外童贯将西军完全打乱,让西军不能再成为完整的一块,无法抱成一团。

  总之,童贯借着赵佶的巡边三策一下子就拿到了全部的军权。

  而明白了自己真正身份的种师道,则完全失去了之前的争劲,进而也就随童贯的便了,“既然不打仗,既然我只是一个摆设,还争个甚么,我还是识趣一点吧。”

  ……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