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章 仙女接连下凡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东京汴梁,林立层层酒楼,处处斋馆,

  然而东京城酒楼虽然无数,可却唯有这矾楼尽日丝竹声声,人头攒动,门庭若市。

  矾楼之所以能如此,尽皆因为矾楼之中有天下第一魁李师师。

  李师师穿过雕梁画栋极是华丽的矾楼,无论是富商豪门,还是王孙公子,亦或是文人骚客,无不停下手中一切或贪婪、或敬畏、或好奇的打量她!

  对于这些人,李师师全都报以微笑,尽显东京上厅行的风范!

  不过如果有真正能读懂李师师的人,就会从李师师的笑容中读出厌倦以及寂寥。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一个歌妓能得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垂爱,当真是古今罕有之事。

  可李师师的悲凄其实也从宋徽宗的到来而开始。

  宋徽宗为她居住的小楼题名“醉杏楼”,她的一切使用物件全都用黄缎子盖上。

  虽说这让她的名气更胜从前,慕名来拜访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出手也越来越大方,可皇帝的女子又有哪个吃了熊心豹胆真敢来碰,不要命了?

  可气的是,宋徽宗还一度站着茅坑不拉屎——宋徽宗与她秘密往来的事情,皇宫内部也有传闻,皇后郑氏劝讳说:“妓女纵然美艳绝伦,但毕竟出身卑贱,朝秦墓楚,难免染上花柳疾病,圣上万一沾染,如何是好?再说,皇上作为一国之君,万人之表,此事在民间泛传,其何以禁?况且,圣上经常深夜便装外出,纵有侍卫密随,也难保无一失,万一……”,宋徽宗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再来李师师这里了。

  好在!

  宋微宗认为,论才、论貌、论人品,后宫嫔妃无一人能及李师师,套用宋徽宗的话:“假如从你们嫔妃当中挑出一百人,把钗环饰卸下来,换上素妆,让她同样打扮,混在一起,任何人都能一眼认出她与你们的不同,她那种气韵风采,不是仅仅能从面貌和身段上的美去体会的。”

  最终,特别想念李师师的宋徽宗,还是瞒过后宫嫔妃,溜出去与李师师幽会。

  可惜!

  宋徽宗到底是皇帝,一年也来不了三两次。

  李师师终究难免成了孤家寡人,独守着醉杏楼,夜夜听别的粉头们打情骂悄,男欢女爱,而她只能遥望宫禁,李清照的这《凤凰台上忆吹箫》,成了李师师的写照,仿佛就是为李师师写的一般。

  穿过矾楼,来到杏花楼。

  李师师扭头对使女说:“取些点心来。”

  使女听言告辞出去,李师师一人上得楼来。

  刚解下披风,查觉到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