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达到上舰标准_军工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备开始起运,从这里运回东海造船厂。

  .......

  这个时候,东海厂的首舰建造开始进入关键阶段,很多的船体构件,多个分段都在紧张的制造之中。

  有一些分段已经建造完毕,即将运往船台,在元旦之前进入首舰的船台建造问题不大。

  陈绍华认为,船台建造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在12月20日左右,一切顺利的话,将在那个时候开始首舰的船台建造。

  在东海所,则准备开始启动2号舰的设计。

  2号舰,也就是将来的113舰。

  总设计师潘劲夫主持会议,东海所的各设计室正、副主任,设计骨干,资深设计员等等,足足数十号人坐在会议室之中。

  不少人心中彭拜,难以控制。

  杨帆也坐在会议室之中,心情也比较激荡,因为这是052舰的2号舰,它将启动设计,估计再过两年,它将进入建造阶段。

  潘劲夫朗声的道:“同志们,总指挥部给了我们两人的时间,要求在两年之内完成2号舰的设计......”

  他意气奋发,说着和2号舰有关的事情。

  按照潘劲夫的意思,2号舰将在首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不宜进行重大更改,很多设计照常沿用,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设计图纸都不用动,只是少部分进行重新设计。

  这样一来,两年的时间应该是够的。

  主要提高国产化率,一些国产的新武器,新装备可能会用到2号舰上面,某一些新技术可能也会用在2号舰上面。

  不宜大改,这是基调。

  杨帆也比较赞同这一点,一方面是我们虽然有首舰的成功设计经验,但技术积累还是不够,国内的工业实力,科研实力等都还不够强大。

  此前,潘总师特地和杨帆聊过未来的2号舰,杨帆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很多东西暂时不用动。

  如船体结构可以保持不变,因为首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模块化和平台化,它和历史上的首舰有不小的出入,一些弊端设计早就被杨帆避免了,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动力系统可以不变,依旧采用柴燃联合动力,两台进口柴油机,两台美国进口的LM2500燃气轮机。

  作战系统变化也不大,仅仅只是有少量的改进。在2号舰上,变化最大的将是一些设备,它们将从进口变成国产。

  杨帆很少发言,主要是仔细的听着。

  杨帆的心中当然有更先进的设计,可以摇身一变让052舰的技战术水平大幅提升,但只能在心中想一想而已。

  现在才1987年,还不到1988年,国内的工业实力和科研实力决定了,很多设计无法进行,只能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这次会议之后,东海所又渐渐的忙碌起来,又接着开了几次会,将一些设计任务分配到了各设计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