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朱棣的愤怒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四。

  开国皇帝朱元璋崩于金陵,留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成渊在燕王府别苑的空地上把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遗嘱仔细分析一遍。

  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嘱咐大臣要尽力辅佐。

  简单举行葬礼,不要太多的陪葬物品,也不用金玉等物品进行陪葬。山中建设的陵寝就很好,不要找别处了。

  大明百姓,只悼念三天就可以了,不要时间太长,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讣告四出,天下缟素……

  成渊不解。

  天子七日殡,七月葬。

  但明朝皇帝都没有执行这一个说法。

  朱元璋七天就葬孝陵。明光宗死后竟然停了礼拜仪式……

  按道理,历朝皇帝丧葬都是很隆重的,谁知道这么匆忙。

  朱棣收到消息,失声痛哭。

  虽然这个父亲在七岁时才给自己取名朱棣。

  宠爱一直在大哥和二哥身上。

  皇位也是越过儿子给了孙子。

  但终究到了这一刻,还是他的亲爹,那个总是劝他多辅佐朱允炆的爹。

  朱棣收到消息,一个人从中午坐到晚上,便立刻简单收拾,去应天奔丧。

  父亲的龙棺前,怎么能少了儿子送最后一程。

  不去奔丧就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别苑,王府的随从下人都在翻地。

  正在指挥两个徒弟种红薯的成渊,听到姚广孝说朱棣要南下奔丧的话,摇了摇头。

  “大师,王爷这次恐怕进不了应天城,见不到陛下最后一面。”成渊心中,隐约有一种猜测,那些历史大事正在一件件的发生。

  即将发生的事,是这些王爷不能奔丧,见不了父亲最后一面。

  很残忍,但就是即将要发生的事实。

  成渊不会直接告诉朱棣。

  因为这种情况下说事实,就是找死。

  他希望老和尚去告诉朱棣进不了京城。

  或者朱棣自己被朝廷阻止,进不去应天府。

  姚广孝看他一眼,转身离去。

  成渊摇摇头,大明要变天了。

  朱皇帝总的来说,是个为百姓的好皇帝。

  可惜朱允炆是坨烂泥巴。

  成渊走到凉亭下休息,便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书生走过来。

  他有十七八岁的年纪,却对成渊无比尊敬,没有任何看轻。

  “师傅,这三十石红薯已经全部种下。您还有什么吩咐。”杨贤之笑着道:“跟着师傅学到的东西比书本多。”

  “贤之,这话不全对,你师父我只是略懂些国策文章,并不够你学的。”成渊摇摇头,纠正他。

  杨贤之笑了笑,自己父亲虽然是士人,父亲死后家道中落,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师傅不嫌弃,教他指点他,在心中已经是自己的半个兄长,半个老师。

  当初一次无意的国事谈论,便让他心服口服。

  成渊穿越不久,就绑定了历史签到模拟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