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挨打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初的清晨,秦淮河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华,乳白色的河雾浮动在大明的心脏中,河面稀稀落落几艘画舫,人影绰绰约约,如海市蜃楼。

  迈着轻快的步子,成渊一边吃着刚出炉的烧饼,一边沿着秦淮河的小道锻炼,向他的城外“几亩地”而去,那里酝酿着他给朱棣准备的成氏之学。

  偶尔看到衣衫不整的男子和烟花女子出现在船头,成渊觉得,这个时候是一天最有意思的时候,今夜的繁华从晨钟开始。

  清晨的人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小摊贩,穿着粗布短褂,挑着担子,穿着长儒衫拿着书卷的学子,青楼门口伸懒腰的老鸨,路边打草的牧童。

  幸福是个比较级,成渊看到天刚亮就被生活所迫的百姓,以及不远处边扫院子边被女人埋怨的农夫。

  当初见识过城市繁华,对古代的日子不是很适应,如今越来越看到百姓的日子,成渊只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还能看看这个古朴自然的古代。

  带雨和烟熏气的瓦房,很真实。

  没有房贷,没有车贷,容易满足的人生活在这里,是一件幸事,每日有温饱之食,便让人喜笑颜开。

  成渊也会跟啃烧饼的石开说几句街道的事情,京城虽然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但是也有人颠沛流离,插草标卖女儿的人比比皆是。

  扬州瘦马天下闻名,前朝有类似的行当,明朝则是规模可观,许多女子被动沦落烟花之地,靠琴棋书画卖艺,靠色相赚钱。

  每到三月四月,便有大量学子入京赶考,也有春荒的百姓南下讨饭。

  成渊在城外的试验田说起这种事情时,曹猛虎便说这是命,宋敬倒是接触过北方百姓。认为春荒代表这一年不是好年头。

  但是明朝这个年月,相比元末也是好年头,算得上歌舞升平,永乐皇帝文韬武略……之类,听的成渊头晕。

  朱棣算是沾了朱元璋洪武朝的一些光,又遇到了休养生息的年月,一半是他的能力,一半是百姓的夸大。

  南边有倭寇,北边的鞑靼部和瓦剌部不断扩大,上个月朱高煦打的鞑靼部退到明边境百里之外,鞑靼部派人过来议和,目前这阵子会安宁。

  土木堡之变,成渊不为这个担心。

  这还早呢。

  如果真的要做些事,他也不能太猛太快,驸马的身份加上镇国公的身份总有些招摇。

  今日无事,回城有些早,成渊便站在河边数画舫,这实在是闲的无聊之举动。

  “听说前边河段有尸体。”

  “死人了?还是投河。”

  声音吵吵嚷嚷,从秦淮河畔传了过来,看热闹的风俗大抵就是如此,自古至今。

  百姓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往河边而去,聚集在河畔。

  成渊想,这个年代投河自尽之人多是有冤屈,或者女子众多,兴许又是为情所困。

  如此想着,便觉得颇有些意味。

  “去那边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