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7.盛世利器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认过眼神,不是穿越人,成渊想着这话,逃命般出了卧房,屋内传来女子生气赶人的声音。

  宫城巍峨,灯火通明,规划如棋盘般,大内侍卫警惕肃穆的值夜巡查,御书房灯火通明。

  一个内侍迈着小碎步,躬着腰,将奏疏呈在朱棣的御案上。

  身材魁梧的永乐皇帝朱棣坐在御案后,问清奏疏缘由,双眼有神,捧着一份奏疏默默不语。

  坐在御案下方的和尚闭目养神,手中拿着一串佛珠,穿着黑色的袈裟,气定神闲。

  御书房每晚都是亮灯到天亮,过了点灯时分,朱棣的御书房要么出现他的心腹大臣,要么就是姚广孝和几个翰林学士。

  所谓心腹,除了北平系武将外就是杨士奇和杨荣他们几个,当然还要加上永乐皇帝的头号舔狗,吕震。

  然吕震身为礼部侍郎,也不是每次都能把永乐皇帝舔高兴的,但有两个人可以,一个是成渊,一个便是坐在这里的姚广孝。

  朱棣双眼如利剑,放下奏疏后轻描淡写的道:“民间流言朕不畏惧,成渊奏疏中说太子想为朕分忧,大师难不成与成渊那小子一样,都被太子的妇人之仁所折服!”

  听到这话,姚广孝身子一震,手里的佛珠也突然顿住,随后气定神闲的睁开眼。

  这位永乐皇帝深受那位马上皇帝太祖洪武爷影响,性情刚猛,平日里做事也是颇为相似。

  前段日子被太子所做之事感动,这几日又被人吹了耳边风,对太子朱高炽如此评价,显然是十分不满的。

  姚广孝似乎并不急,也不对朱棣的话做评价,而是平静问道:“敢问陛下一句,镇国公在奏疏中说了什么。”

  朱棣抬眸:“他又在替太子遮掩,太子连朕的皇孙都管教不好,今后如何管理这大明天下,太子妇人之仁,做事太过于宽容,甚至柔弱,子不类父。”

  姚广孝猜到几分,肯定是今天皇孙朱瞻基带着朱能的儿子朱勇他们几个结义之事。

  当然,皇孙顽劣只是原因之一,最根本的是竟然有人在陛下跟前挑唆太子的事,以至于他和成渊多次维护太子都无济于事。

  大报恩寺起火诡异,陛下却不了了之,制造旗杆的匠人无缘无故死在秦淮河中,说是喝醉了酒,但是谁信,可陛下信了。

  再过几日,汉王朱高煦便要从北方回京,这次鞑靼部被击退,结果是十分好的。

  姚广孝更担心的事,是朱棣若是到时候北巡,那么监国之事会交给太子还是汉王。

  显而易见,在这位陛下心中,太子一些小事便能引起怒火,但是姚广孝是极其聪明的人,他可不想太过多插手朱棣对几个儿子的看法。

  他要学习成渊。

  不得不说,成渊很聪明。

  在其他朝臣看来,镇国公不用上朝是上次大报恩寺的事惹了陛下,反而去研究什么成氏之学,还要开书立传搞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