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傻眼了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人呢?”

  “在大堂。”

  大清早,应天城便是湿热不堪,久居京城不易,这是大明朝百姓人尽皆知的事情,知了猴在树上撅着屁股,卖力的叫着。

  而今日,是七月初,官员又到了领薪俸的日子,原本是好事,但是来国公府的都是死了老娘般。

  洪武时期,官员俸禄主要是米、钞两部分组成,且主要是给米。

  永乐时期,开始全面推行米折钞的制度,朱棣规定: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四品米钞各半;五六品米六钞四;七八品米八钞二。

  明代发给官员的俸禄却有第二种方式,即米折物。

  主要是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等。

  这种米折物官方的叫法为“折色”。

  折色始于永乐朝,朱棣为了营建北京城,规定京官的俸禄三成给米。

  剩下七成则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

  胡椒、苏木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和染色物料,这在大明主要作为奢侈品在宫廷使用。

  将这种奢侈品当作俸禄发放,且官方规定的折色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其实实际上就是降低了官员的俸禄。

  这几个月,朱棣为了推行自己老爹留下的宝钞制,米全部换成宝钞来发。

  再加上是夏季,物也没了,只有用不完的“宝钞”。

  大明的钞库分好多个,给官员俸禄的主要在城东。

  官员都是领了宝钞过来找成渊的。

  如往常,成渊刚走到大堂。

  几个官员就围了上来,其中还有陈瑛他们。

  成渊道:“各位大人,怎么?领了俸禄想请本公喝酒,不必,你们赶紧回府去吧。”

  他故意刺激着,官员们果然脸色都不好了。

  “镇国公……这,不是扫兴,是……唉不知如何说。”

  “不知如何说?那就不要说了。”成渊心里明白,你们这群东西,支持宝钞时多威风啊,这会儿想起老子了。

  “镇国公,您不知,自从陛下加大印制宝钞,这……所有的俸禄都变成宝钞来发了,这先帝定的米俸现在都没有了啊。

  我们来就是想请您去陛下那里说说这事,家里妻儿老小要养,这宝钞就是花光也……”

  “是啊。”陈瑛也厚着脸皮:“当年的一贯宝钞换一千铜钱,如今的一贯宝钞连一千钱都换不到。”

  陈瑛来这里,并不完全是为了让成渊帮忙,他表面是来这样,实则是为了故意给成渊找麻烦。

  所以陈瑛在国仓前煽动官员来成渊这里。不管结果如何,都会给成渊带来麻烦。

  等陈瑛说完,官员又开始喧嚷起来。

  成渊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思,这群读书人,让自己出头,到时候好处他们得了,惹怒朱棣的却是自己。

  反正自己名下还有朱柏他们经营的铺子戏院,已经自成一套流程,镇国书院那千亩地的实验粮,也是够自己十年不饿死的。

  他怕个球。

  凭什么要

  请收藏:https://m.56e.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